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遇险,他穿越来救,腹黑王爷宠她 > 第332章 非他之计

第332章 非他之计(1/2)

    薛太医守口如瓶,就连薛祥都未曾告诉。

    谢驰北想:“她手握十万兵马,背倚父兄强兵,还会惊恐,或许就是....”

    谢驰北知道穆锦安藏着秘密,她不敢说出来,是因她形单影只拼命多次,那是一念生死的绝境。

    她不敢将自己性命交在未知危险中,或许在穆锦安心底,他也是危险。

    他陪在穆锦安身边才几月,如何抵得过她承受多年的抑苦?

    就是因她隐迹寡言,才能将谨慎的明帝赶下皇位,在这场谋算中,穆锦安不敢暴露弱点,可恨的是,他以前也这样教过她!

    谢驰北站在无声抑闷的春雨中,云雾缭绕的高山隔在他们中间,他没有阖眼,伸手推开云雾,从“信任”的山雾中坚定走出去,一直跟在她身后。

    穆锦安撑伞沿着长满青苔的小路走许久,“咳咳...咳咳咳...”

    她一手拽着还未完全绽放就被雨水摧落花苞的梨花树枝,枝条柔而细脆,冰凉的雨滴在她手背,似是撬骨的寒冰刺进她身体。

    穆锦安伸手扯紧裹着的披风,余光瞥墙角青玉色衣摆,下次定要在衣角下面也绣丑桃花,让所有人都笑话他。

    走过庭院,是打通的两间宽敞书屋,条案都是临时凑起来的,学子们都用卢笙冀家中藏着的笔墨纸砚。

    卢笙冀先前还存逃离此处的想法,自知晖帝处罚卢笙壑满门,幽州反而成为他最安全的去处。

    他生怕晖帝派新的刺史上任,查抄流放他,恨不得躲在穆锦安屋内!

    卢笙冀现在安心教授贫苦孩子读书,嗓子快哑的时候,就有毛健茶奉上。

    卢笙冀原来占不少良田,丈量田地之事实行下去,幽州百姓都在叫骂他。

    他比任何人都想捂住姓氏,如此一来,不会有学子说要为卢氏报仇。

    卢笙冀忧愁到头发都白了,他一边教书,在隔帘掏两个洞口看站在学堂里的穆锦安。

    穆锦安偶尔会来听他授学,卢笙冀先前以为穆锦安是来监督他,可后来发现穆锦安在认真记录他教授的知识。

    卢笙冀有许多门生,现在那些门生都以他为耻,树倒猢狲散,门生也担心卢氏牵连到他们,待卢笙冀都是避而远之。

    高门显贵败落时,尤为惨烈,他现在就是温水煮青蛙,根本拿不定穆锦安心思。

    他的学堂也没坐过王爷,卢笙冀忽然有些紧张:“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改过宜勇,迁善宜速。迷途知返,得道未远。”

    一位戴乌色小帽、脸颊干瘦、衣角沾满泥土的十多岁女弟子问道:“先生,对待迷途知返之人,是要量刑?还是原谅?”

    卢笙冀一手握书,一手抚他短小胡须:“且论功过,若功甚过,或可宽宥。”

    女弟子手中毛笔戳在鬓角,眼眸转了转,摇头:“不对,起初该防微杜渐,若他有过,也不可饶恕,无人可替他欺辱过的遭罪者感同身受。”

    “裕鹤铁骑侵我城池,玄州几万士兵和大盛诸多百姓还等着大盛将军为他们报仇!怎能因裕鹤所谓的‘迷途知返’,臣服大盛,就化干戈为玉帛?”

    “我们之间是血海深仇,绝不可宽宥!”

    女弟子的言论是有几分激烈,但她所言存理,功过相抵的前提是要问受害者。

    卢笙冀脸色有些难看,他说的只是想犯错还未犯错、或是犯小错之人,但他回答也不够周全,容易误导年幼的孩子们。

    三年战乱,活下来的百姓都在思念和祭奠逝去的亲人。

    “裕鹤掳走大盛万数子民,让他们在客尔提湖盐场辛苦劳作,还生下可供裕鹤驱使的低等奴役,将来打仗时就可充作前锋箭靶。”

    “大盛和裕鹤是仇敌,我们也定报仇雪恨!”

    “若‘歪根’听到一句或可宽宥,明知故犯,再迷途知返,以待仁慈之人宽宥,岂不祸害他人?

    “学生是何姓名?”

    屋内所有学子们都抬头望向屋外,他穿件宽松素色衣袍站在春风中,胡须就像浅浮在阴雨中的白云,只待天晴。

    华发老者笑看女弟子,对于没有读过几天书、从未见识过谋算的乡野孩子来说,她短短几日就能参悟,有自己的主见,显其不屈风骨,是可培养之才。

    女弟子道:“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学生近来改名,名唤裴逸青。”

    “叮铃铃...”卢笙冀听着陌生声音,又听鸣金声音,“今日授学至此。”

    穆锦安坐在学堂最后位置,瞧此人面目几分熟悉,急忙起身走近,有些意外笑道:

    “袁相?陛下下令不许官员离都?您怎会至此?”

    但凡和穆锦安谢驰北有过往来的官员,即使是被贬斥的江潇白都不可私自离开盛安。

    晖帝就是要用诸多人质威胁穆锦安,也避免有才能之人成为她的谋士。

    几月不见,袁清河脸颊长些肉,瘦骨嶙峋的身体恢复许多,不用拄拐杖便可走路,手上伤痕已完全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