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再加上他的老毛病本来就是因为对姐妹们的感情太深的原因,
只能想办法把他的注意力转移过来,才能避免生出事端。”
想到这里,宝钗也不由得脸红耳热,也就不好意思地进了房梳洗去了。
(这有什么好脸红耳热的?)
贾母这两天高兴,就多吃了一些,结果晚上就不太舒服了,第二天就觉得胸口胀闷,
鸳鸯等人要把这事告诉贾政,贾母不让她们说:“我就是这两天嘴馋,多吃了点,饿一顿就没事了,你们快别大惊小怪的了。”
于是鸳鸯等人也没有告诉别人。
这天晚上,宝玉回到自己的房间,看见宝钗才刚从贾母和王夫人处请安回来,
宝玉想起了早上的事,难免会感到惭愧又羞耻,宝钗见宝玉这个样子,也知道他心里有些尴尬,
宝钗心里想:“他是个痴情人,要治他的这种痴情病,肯定还是要用感情来治。”
想了一会儿,就问宝玉道:“你今天晚上还要在外间睡吗?”
宝玉觉得好无趣,就说道:“里间外间都一样。”
宝钗还想再说点什么,自己反而不好意思了,
袭人道:“算了吧,这是什么道理,我才不信他睡得那么安稳呢。”
五儿听到这话,赶紧接茬道:“二爷睡在外面,别的倒是没什么,就是爱说梦话,让人摸不着头脑,又不敢反驳他。”
袭人就说道:“今天我就挪到那床上睡睡,看看说不说梦话,你们尽管把二爷的被褥铺到里面就行了。”
宝玉听了这话,也没有说话,惭愧还来不及,哪里还有犟嘴的分,就按照她们说的搬回里间来了,
一来是宝玉心里愧疚,有心想要安慰宝钗,
二来,宝钗担心宝玉会思虑过多会生病,不如用一些甜言蜜语,让他感觉亲近一些,转移他的注意力,也是是移花接木之计。
于是这天晚上袭人就真的挪出去了,宝玉因为心中惭愧又后悔,宝钗想要拢络宝玉的心,
从过门后到今天,现在才真的如鱼得水,恩爱缠绵,孕育生命。
(成亲之后不久,不是还举行了圆房仪式了吗?作者到底在装什么傻。
搞得好像宝钗强奸宝玉似的。真是服了。
好像宝玉睡谁就是给了谁恩赐似的,
男频后宫文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
第二天,宝玉和宝钗一起起床,宝玉梳洗好了之后先去了贾母那边,
贾母因为疼爱宝玉,又觉得宝钗很孝顺,突然想起一件东西,
于是就让鸳鸯打开箱子,拿出祖上传下来的一块汉玉玦,虽然这块玉玦不如宝玉的那块玉石,但这块戴在身上也算是稀罕之物。
鸳鸯找了出来递给贾母,说:“这件东西,我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老太太这些年了,还记得这么清楚,
说是在哪个箱子什么样的盒子里装着,我按老太太说的话,一拿一个准,老太太怎么想起来这玉了,是想着拿出来做什么?”
贾母道:“你哪知道啊,这块玉还是祖爷爷给我们老太爷的,老太爷疼我,在我出嫁前,把我叫过去,亲手把这块玉递到我手上的,
他当时还说:‘这块玉是汉朝的,非常贵重,你拿着它就像见到我一样。’
我那个时还小,拿过来也没当回事,就放在箱子里了,
到了这儿后,我见我们家的东西也多,这玉算得了什么,所以从来没戴过,一放就是六十多年,
今天见宝玉这么孝顺,他又弄丢了一块玉,所以就想着拿出来给他,和祖上给我的心思一样。”
(今天宝玉做了什么,就让贾母觉得他孝顺了?)
过了一会儿,宝玉给贾母请了安,贾母就高兴地说:“你过来,我给你一件东西看看。”
宝玉走到贾母床前,贾母就把那块汉玉递给了宝玉,
宝玉接过来一看,那块玉大约有三寸大小,形状像甜瓜,颜色有些红晕,非常精致,宝玉赞不绝口,
贾母道:“你喜欢吗?这是我祖爷爷给我的,我现在传给你了。”
宝玉笑着行了个礼道谢,又拿着玉要送过去给自己母亲看看,
贾母道:“你太太看了,告诉了你老子,他又要说我更疼孙子,不疼他这个儿子了,他们都从来没见过这玉。”
宝玉笑着走了,宝钗等人又闲聊了几句,也离开了。
从那以后,贾母连着两天都没有吃东西,但是胸口还是胀闷,觉得头晕目眩的,还咳嗽。
邢夫人、王夫人、凤姐等人过来请安,见贾母的精神还可以,不过还是叫人去告诉了贾政,
贾政一听,就立刻过来给贾母请安,贾政出来之后,立刻就去请大夫过来给贾母把脉,
不久,大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