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书七零:意外之财让我富的流油 > 第1361章 一切都好一

第1361章 一切都好一(1/2)

    李向南回到京都时,周爷爷周奶奶的意思让她们去部队大院住。

    李向南决定还是回自己的四合院。

    姥爷是要跟着她们住的,她们住进部队大院,姥爷就不能跟着她们了。

    周爷爷周奶奶尊重她的决定。

    李向南毕竟和邱老的感情好。

    向南也好,孩子们也好,对邱老也亲近,这也是事实。

    在李向南的邀请下,周爷爷周奶奶隔三差五的也会在他们的四合院住下。

    婆婆邱清婉几乎是一半的时间住在四合院,另一半的时间会回她自己家住的。

    但是她和丈夫之间还是冷冷淡淡的。

    估计她能回家住,是不想因为夫妻不和影响到丈夫的工作。

    不过周父的态度极好。

    李母也搬进了四合院。长民现在出师了,也跟着娘住了进来。

    人家做雕刻啊或者创作的啊,都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他偏偏喜欢这里的热闹。

    他每天会花大量的时间去做雕刻。

    他用了一块杂玉雕了一件五子拜慈母。

    有一位华侨商人经人介绍来这里见孙老,在桌子上就看见了这件作品。他当时要出价五万元购买。

    但是长民不卖,后来价格加到十万。

    他也不肯卖。

    他说这上面是雕刻的哥哥们和姐姐,和他,给娘拜寿。要等他娘生日的时候送给娘的。

    所以多少钱也不卖。

    这个雕刻摆件,雕刻好之后,长民并没有拿给大家看。

    大家是因为外商要高价买这件雕刻品,大家才有机会见到。

    大家仔细一看,这件雕刻上有五个幼童,看那容貌,分别是大姐、二哥、三姐和向北,还有一个是长民。

    那个老寿星是李母。

    他说要送给娘的。

    雕工精湛,人物栩栩如生。

    最巧妙的是他利用了玉石的杂色。

    5个幼童都捧着仙桃,桃尖都是红的。

    寿星手里一根拐杖,杖头一玉葫芦是金黄色,真如挂了一个金葫芦似的。

    任谁看了都说这是一件精品。

    就连周爷爷都要夸赞一声,长民是赤子之心……

    反正院子里的屋子多,他们也能住得下。

    虽然住的人多,但是也没有什么不自在的,他们就像邻里间相处似的。

    再加上四个孩子,所以他们家里格外的热闹……

    三姑的女儿葛君如,调去了宁省一个小县城的法院。

    当三姑和李向南说这个事儿的时候,她是大吃一惊的。

    三姑说君如和向北有一样的理想。

    李向南真是万分的不赞同。

    有理想是好的,但也要考虑实际情况。

    在那么偏远的地方,要是进了牧区,不知道走多远才能见到一个人烟。

    一个女孩子多不安全啊。

    人是善良的,可是也不要把所有的人性都想成是善良的。

    三姑又何尝不知道呢?

    她沉默了一会儿说,她是追着李向北去的。

    她有什么想法,家里并不反对。

    尤其是在情感上,对方的品德没问题,家里就不反对。

    更何况那个男孩子是李向北。

    他们对向南家是很了解的。

    不管是李向北的家庭,还是自身条件,让他们家无可挑剔。

    但他们的想法是让向北回来。

    三姑说,君如在家里赞成她、尊重自己感情的情况下联系的向北,不过估计家里不赞成的话,也阻拦不住她。

    她曾经多次给李向北写信。

    李向北拒绝了她回京都的提议,也拒绝了她的感情。

    而且告诉她,他在宁省不仅是短期不想回来,恐怕以后也不会回来。

    所以葛君如,在没有告诉家里的情况下,自己就调过去了。

    葛君如把感情想的太简单了。

    她没有真正的了解过向北吧?

    向北的性子也是很固执的。

    李向南和三姑说,她很喜欢君如。

    估计她妈知道的话也会很高兴的,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姑娘喜欢他儿子。

    他们两家的态度应该是相同的,会给孩子的感情一个自由的空间。

    他们的感情怎么发展,家里的家长是不会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向北的。

    但是李向南会立刻给向北发电报。

    让他尽可能照顾好君如。

    不管是冲着亲戚的情谊,还是同学的情谊,向北肯定会这样这么做的……

    从向北的回信来看,他还是拒绝了君如的感情。

    不过两个人在一个地方工作了。

    葛建红是在他们家人在给周奶奶过生日的时候知道这件事的。

    她的脸都要皱成一个苦瓜了,可是她也没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