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杀尽倭寇 > 第919章 告别香港

第919章 告别香港(1/2)

    黄昏时分,郭嘉玲带着第一批解毒剂回来了。

    她的双手被海藻汁液染成深绿色,脸上满是倦容,但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天佑,我们终于成功了,”她举起手中的试管,里面的液体呈现出和林小雨笔记中描述一致的淡蓝色荧光,“我按照林小雨的方法测试过,能完全中和‘樱花雪’的毒性。”

    老周立刻召集了几名游击队员:“立刻送往城中联络点,优先给孩子和重症患者使用。”

    “嘉玲,你太棒了,没想到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制造出解毒剂。”胡天佑和郭嘉玲深情对望着。

    “林小雨留下的配方很详尽,我只需要按照她写的步骤制作出来就行了,还有玛丽……留下的设备。”

    提到玛丽,郭嘉玲神色有些黯淡。

    “玛丽被日本人杀害了,尸体扔在了维多利亚港的码头上。”

    “啊?”胡天佑震惊不已,“日本鬼子就是畜生。”

    “玛丽太单纯,被日本人骗了,她现在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郭嘉玲说完,眼泪就流了下来。

    胡天佑终于被允许下床,他拖着伤痛的身体走到海滩上。

    郭嘉玲跟在他身后,两人望着渐渐西沉的太阳。

    “铁梅的尸体……找到了吗?”胡天佑低声问道。

    郭嘉玲摇摇头:“孤儿院完全烧毁了,但我们找到了这个。”她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烧得变形的铜牌,正是王铁梅的身份识别牌,上面还能辨认出她的名字和编号。

    胡天佑将铜牌紧紧握在手心,金属边缘刺入皮肤,却感觉不到疼痛。

    远处的海面上,夕阳将海水染成血色。

    “小曼、少阳、小雨、铁梅……”他轻声念着这些名字,“死了这么多人,就为了这几支小小的解毒剂。”

    郭嘉玲将手放在他肩上:“但它们的价值无法估量,林小雨的研究不仅能救现在的受害者,还能保护未来无数人免受类似武器的伤害。”

    第一批使用解毒剂的患者反馈在深夜传来——效果显着。

    重症患者的咳血症状在几小时内减轻,轻症患者几乎完全康复。

    游击队立刻组织更大规模的采集和生产,同时通过地下渠道将配方送往内地。

    三天后,胡天佑的伤势好转,能够短距离行走。

    他和郭嘉玲决定返回香港城区,继续组织解毒剂的分发和日军的抵抗工作。

    临行前,老周带他们见了从孤儿院救出的孩子们。

    二十多个孩子挤在渔村的小学堂里,大多还很虚弱,但已经能够玩耍和欢笑。

    一个约七八岁的女孩独自坐在角落,手腕上还带着“37号”的标签。

    “她就是一直念叨小雨姐姐的孩子,”老周低声说道,“真名李素梅,但小雨给她起了个小名叫‘小蝴蝶’。”

    郭嘉玲蹲到小女孩面前,问道:“你认识林小雨姐姐吗?”

    小女孩点点头,大眼睛里满是警惕:“小雨姐姐教我认字,说蝴蝶能飞过大海,她死了吗?”

    郭嘉玲不知如何回答。

    胡天佑走过来,从口袋里掏出林小雨的信:“这是小雨姐姐留给你的,她说,要像蝴蝶一样勇敢。”

    小女孩小心翼翼地接过信,虽然她还认不全上面的字。

    胡天佑注意到她的手腕上除了编号,还有一个小小的蝴蝶纹身,和林小雨笔记扉页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返回城区的路上,胡天佑和郭嘉玲看到了一些变化。

    街道上多了些行人,市场重新开张,虽然物资匮乏,但生活仍在继续。

    “香港还活着,”郭嘉玲轻声说道,“尽管经历了这么多。”

    胡天佑没有回答。

    他的目光落在远处一队日军巡逻兵身上,领头的军官正在张贴新的通缉令——上面赫然是他和郭嘉玲的画像。

    “我们该走了,”他拉着郭嘉玲转入小巷,“去完成最后一件事。”

    黄昏时分,他们来到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

    陆小曼的墓很简单,只有一块粗糙的石碑和几束已经枯萎的花。

    胡天佑跪在墓前,手指轻轻抚过碑文。

    “我们做到了,小曼,”他低声说道,“日本人拿香港做实验的计划被阻止了。”

    郭嘉玲放下一束刚采的野花:“铁梅也在这里就好了,她们应该在一起。”

    胡天佑从口袋里取出王铁梅的身份牌,轻轻埋在陆小曼墓旁:“她们一直都在,在我们心里,在我们的战斗里。”

    暮色渐浓,坟场安静得只能听见风吹过树梢的声音。

    胡天佑长久地站在墓前,仿佛在无声地倾诉这些日子所有的痛苦、愤怒和思念。

    郭嘉玲默默退到一旁,给他独处的空间。

    当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夜空时,胡天佑终于转过身:“走吧,还有很多事要做。”

    他们沿着小路下山,远处城区的灯火一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