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刘据太子时用科馆研制马镫,大汉武备就离不开这个了,马镫是纯增益性道具,让不会骑马的会骑马,会骑马的更会骑马,每年在制造马镫上,大汉的用铁量极大,
二人纷纷跨上马,手持合手的弓,先在百步外背对箭靶,
“三,二......一!”
太子一声令下,二人立刻拨马转身,明显李陵要快了一个身位,两腿一夹,黑马就转了个圈,赵采风还要勒住马疆,才能调转回来,
李陵回马的同时,张弓搭箭,“咻”得一声,把挂在箭靶上的十数细线最西侧的那条射断,挂在后面的箭簇往下掉落,
“四镰!”
啪,
箭簇落地,
李陵又乐马回转,直直冲出,赵采风刚拉开弓,身边一团风已经卷过去了,
射掉第一个后,要再回马跑百步,再拨回马,继续射第二个,
赵采风被李陵搞得心乱,
就好像安静的考场上,你刚兴致勃勃的答了几道题,身边响起一道声音“老师,还有答题卡吗?”
搞心态得一批!
赵采风拉开弓,只瞄了一眼,射出箭,赶紧眯眼过去,运气好得很,本以为还要再射,第一箭就射断了细绳,
“拘肠!”
赵采风回马,他回马时,李陵已经第二次杀回来了,赵采风压力很大,只能强行稳住心神,拨马向前,
心中暗道,
“本来听着就够难了,真做起来比想得还要难!”
汉式箭簇有多种,要看出差别,最直接的方法是立起来,俯视着看,
如四镰,箭头俯视看是十字星的,如拘肠,竖着看是三角中间加个圆圈,近了看,自然能看出差别,离百步远,可就太难了,
只有两种方式,
从花纹看,这非得是鹰眼不成!
说是花纹,实则是血槽,变化太微乎其微了,既然没有鹰眼,就只能用第二种法子,让箭簇掉在地上之前,箭簇头是对着人的,形成一个俯视的视角,想要做到这个,非得要绝佳的箭术不可!
不是...........边境的士兵平时都玩这个?!
是平时生活的太如意,太顺心了吗?!
“钾??!”
正想着,李陵又射掉一记,转身回马,和赵采风跑个平齐,再一夹马腹,“驾!”直接超过赵采风,
赵采风尽量控制自己心无旁骛,不被外物干扰,可还是没办法无视李陵的逆天表现,
正想着,李陵又迎面跑回来,还贱兮兮的眨了眨眼,
“羊头!”
下一秒,声音在身后响起。
差点没把赵采风心态干崩。
赵采风算是边境里,比较天赋异禀的了,自诩学什么都快,第一次上马跨上就骑,平时李陵嘻嘻哈哈看不出什么,当作对手比试起来,才能切实感受到这股压迫感,
赵采风回马,拉弓,试图射落第二个,但这次没有了第一次的好运,一箭偏出,没办法,只能拉弓再射,一直射了四五次,才把细绳射断,射得角度不好,实在看不清,只能凭直接说一个,
“羊头!”
李陵动作根本不顿,没急着拉弓,看向赵采风那头,
“这个是四镰,记你一个错啊。”
说完,拉弓射落自己箭靶上的第四根,
“羊头!”
赵采风心态大爆炸,赤红着脸朝李陵吼道,
“不用你说!”
李陵嘿嘿一笑,得意坏了,拨马回转。
“无妨,不用管他。”
刘进宽慰,让赵采风心定下不少,
是啊,不必管别人,做自己的。
校场上皆是马蹄声,没一会儿,李陵就都完成了,在旁等着,又整整过了一刻钟,赵采风才了事,李陵拊掌大笑,显得很畅快,
“哈哈哈,不错不错。”
赵采风喘气问道:“你是能看清?”
“包的啊!”
李陵给审卿口头禅也学会了,
没有鹰眼,怎么当传奇弓箭手?
听到李陵能看清,赵采风心里好受不少,
......跟开挂的没法比。
“殿下,给您丢人了。”
赵采风歉意道,
“你很棒了。”
赵采风不语,“我想去看看箭簇,有几个好似说错了,没看清。”
“行,一起去。”
三人走近,李敢抱臂看向李陵,显然对他的表现很不满意,
“你慢了啊。”
李陵不好意思道:“是,阿翁。”
刘进和赵采风对视一眼,
听听,这说得还是人话吗?
赵采风随便一眼扫过李陵的箭靶下,猛地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