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脸色,也终于是好了一些。
“杀!”
“楚狗一个都不要留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和陆超预料的一样,曹魏这边,最先冲进水寨的,自然是他们的先登死士,其中不少人,都是白天败退回去,若是晚上继续失败,回去就只有死路一条的人。
李典带着儿子李祯,则在确认队伍冲杀进入水寨之后,也启动了自己脚下的这艘大船。
两侧,副将曹泰、王昶各自率领一队战船侧翼。
只不过,这倒是曹魏这边太过于紧张了,他们的这支主力部队,根本都没有能派上用场。
等到他们杀入水寨的时候,孟津港内燃起的大火,已经站不住人。
而李典率先明白过来。
“对面跑了!”
“不对,这火不对!”
李典的大船靠近后,并没有听到水寨内的打斗声音,反而只能感受到漫天的火光,和炎热的气温。
“若是在外面都这样难受,那先突击进入其中的部队。”
“得让他们撤出来。”
李典刚刚准备下令,让部队撤出,却被自己儿子拦住。
李祯说道:“父亲,如今攻克西楚水寨,兵势正盛,哪有畏惧大火而后撤之理。”
说完,还不忘记给李典使眼色。
李典当即明白儿子的意思,即便是有再多的士兵葬身火海,也不能让这些人退出来。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自家主公曹丕,是个好大喜功,是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个性。
明明可以撤出来,等大火灭了之后,再占据水寨,但那样做,就是西楚撤退,曹魏的军队白白捡了一个被烧光了的水寨。
而此刻不论水寨内还有多少剩余的西楚士兵,只要是在大火中有所斩获,那就是曹魏攻克了西楚把守的水寨。
对于曹丕而言,面上的意义,可完全不一样。
“唉,罢了,让曹泰和王昶,各自率领一支部队,从两翼包抄,一面灭火,一面清剿残敌。”
虽然说是要清剿残敌。
但是西楚守军的主力,早就奉命后撤,逃离了孟津港,向南撤向了洛阳城。
等到天色微明,曹丕亲自踏上了这片仍在散发着余温的焦土,崭新的鹿皮靴底立刻沾满了混合着灰烬和暗红血水的泥泞。
但他毫不在意,依旧缓缓前行,玄色衣袍的下摆,在废墟中拖曳,留下一道道污痕。
他的步伐很慢,每一步都踏得异常坚实,仿佛要将这方土地彻底征服。
眼中,有那些被砸毁,烧得变形的巨大投石车残骸,还有重型弩车和拍杆的残骸,显然是西楚守军在撤退前的布置。
“好一个吝啬的水贼,连这点器械都不愿意给我吗?”
“哼,即便是没有你们西楚的这些攻城器械,难道我就拿不下洛阳?”
曹丕的声音低沉,听不出喜怒,却让周围的空气都冷了几分。
而他这么说,也是有自己的底气的。
司马懿和诸葛亮暗中密谋联手之后,也多有书信往来,后来从诸葛亮那里得到了一种攻城器械的制作之法,便是井栏。
是一种有百尺高的井字形木栏,士兵可以站在中间,向守城部队射箭,压制敌人。
至于攻城冲车,云梯之类,曹魏军队这边,也是不缺的。
于是,曹丕让军队略作休整,便准备继续南下,进攻洛阳。
此刻,洛阳城内。
郝昭接应陆超的水军部队入城后,城内守军也有近三万战兵,配合民夫和辅兵,也能凑出小十万人马。
但郝昭是个明白人,直到这些人马真拉到外面去和曹魏的主力军队死拼,结果就是兵败身死,丢了洛阳。
他一面给长安的李严发书信求援,一面给颍川的士颂发出告急书信。
就在曹丕的大军来到洛阳城下时,郝昭也终于得到了士颂飞鸽传书送来的加急军令。
士颂告诉他,孟津港可以不用守了,只用把曹魏军队吸引在洛阳城下即可,他自然会率军前来救援。
“大王的意思,是要用这洛阳城当鱼饵,然后布置一张大网,把曹魏这二十五万大军都给吃掉?”
陆超在一旁,小心询问。
郝昭略微思索后,微微点头:“当年曹操,占据司隶和中原之时,火烧乌巢灭那袁绍主力,水淹颍川灭我南楚主力,南北大胜,声势一时无二。”
“此番,主公火烧联营灭了季汉主力,若是能在这洛阳城下,在灭掉曹丕和曹魏最后集中起来的部队,则天下大势,再无变数。”
陆超却严肃道:“这种情况,只怕对面曹魏军中,也有人可以看出。”
“大王的军队,从颍川前来,需要走陈留,过虎牢关,进入洛阳地区。大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