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诸葛亮,多半会四渡颖水,再次返回颖水西侧,返回汝南郡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士颂也觉得自己算准了诸葛亮后面的举动,立刻做出了安排。
“让王平和文休带着部队追上来。”
“全军依旧向南,进入汝南郡内。”
“围攻上蔡城和平舆二城。”
“把他诸葛亮继续向南逼,他一定会向南逃入戈阳郡,进入淮南境内。”
士颂已经做出决定,那就是集中自己的优势兵力,把诸葛亮的这支部队消灭掉。
即便是诸葛亮逃到了淮南,又能如何,自己大不了一路南下,和荆州,扬州的部队围攻淮南,把诸葛亮为季汉重新打造的部队给灭了。
做出决定后,士颂立刻让人给荆州那边送信。
后继的粮草辎重,过方城山后,不要继续向北进入颍川,而是分出一部分向南进入汝南境内,为自己的大军提供支持。
在那之前。
士颂嘴角冷笑:“那就只能紧一紧汝南地区的世家大族了。”
“传令各部,汝南境内的世家大族的粮仓,一律就地征用。”
“所有世家大族子弟,不论男女老幼,一律随军行动,他们家有粮草贡献出来,他们就有吃的,他们家没有粮草贡献出来,那这些世家,就饿着,直到饿死。”
说白了,士颂在自家的后勤军粮补充过来前,也不装了,直接就选择当强盗了,但他倒是也不抢老百姓,而是抢富户和世家大族。
你们这些世家大族,有田有产的人,想要给我哭穷,也行,你拿不出东西来,那你就拿命出来抵。
要是从前,在士颂身边的马良还会劝上两句。
但现在,士颂带着大军南下,是去追击诸葛亮,是给他兄弟马谡报仇,不让汝南的地方世家出粮草,难道就此退兵?
马良虽然也算是楚国国内的世家代表人物,此刻也是不会给汝南地区的世家说上一句话的。
很快,士颂的大军就进入了淮南。
也不知道是不是诸葛亮藏兵的能力太好,一路上,士颂拿下诸多城镇,不论是自己派出去的探哨,还是俘虏的季汉士兵,都没有发现任何诸葛亮部队的踪迹。
直到到了平舆城,汝南郡治所所在。
这里的城头上,终于出现了诸葛的旗号,但不论士颂如何邀请,叫骂,诸葛亮都没有现身城头,给士颂任何回应。
倒是半个月过后,暗组从中原腹地,济阴郡的定陶那边,传了消息过来。
说是诸葛亮已经和刘备在定陶会合了。
“不可能!”
士颂在收到这个情报,本能的排斥这个情报的真实性。
诸葛亮在东面击破王平和文休的部队后,什么花板子都不玩,就这么老老实实地向东撤退了?
他明明打赢了埋伏战啊?
他不是诸葛亮吗?不是喜欢在绝境逆境中弄奇谋妙计来扭转乾坤的吗?
看到自己率领大军南下追击,他就认怂了?
周围的文武之中,其实有不少人明白过来,很可能因为士颂太高估诸葛亮了,太看重诸葛亮了,所以算计太多,思虑太重,反而落了下风。
马良本想自己上前劝说,但环视一圈文武后,见到姜维偷看自己,他立刻给姜维使眼色,示意姜维上去劝说士颂一二。
姜维会意,上前一步劝说道:“大王,这消息不论真假,只要我们拿下眼前的平舆城,一切便知分晓。”
“若是城内没有诸葛亮带回来的两万多人马,那就是只有城内守军而已,这样的军队,面对我们十多万大军的强攻,又能支持多久?”
“这平舆城虽然是汝南郡治所,但城池并不高大,无非是城内世家和富户,担心我军入城之后,对他们有所征调。”
“不如我们射入几支劝降信件入城。”
“就说不论是守将还是城内世家,有能献城或献门者,从前和楚国之仇,一律减免。若是诸葛亮不在城内,必然有人响应!”
士颂眼睛一闭,喃喃道:“攻心之策?”
“行吧,你和光禄勋商议布置吧,让黄老将军统帅部队配合。”
士颂简单吩咐一句,便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反思起来。
难道真的是自己太看重诸葛亮了?
就和当年自己看重曹操一样?成为了自己的心魔。让自己不论做什么决断,都反而被对方的名声所困扰?
“火烧连营之后,季汉的脊梁已经算是被打断了,即便是诸葛亮不在汝南又能如何。”
“陆逊是败了一阵,南面扬州军团短期内无法北上,那淮南之地,我先不动便是。”
“我可以让蔡瑁,冯习,还有甘宁等人依旧用海船北上,沿着海岸线袭扰季汉腹地,不论是淮北之地,还是青州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