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说到最失落的,到底还是交州派系中的士家宗亲们。
若是士颂称帝,他们就是皇族了。
其实,还有不少人,想要继续劝说士颂一二。
但随着贾诩的表态,士颂那坚定的眼神,士干立即明白,自己这位幼弟,已经下定了决心,自己已经是多说无益了。
士颂看着众人,笑道:“你们也不必丧气,诸位之心意,我之雄心,其实是一样的。”
“不过是我选取的道路,和大家的想法,略有不同而已。”
“但正所谓,殊途同归。最终,还是要安定这天下的。”
“待我扫荡天下,剪灭群雄,该是我们的东西,自然跑不了。”
石韬心中感慨,大汉朝这回,只怕真是难以回天了。
士颂稳扎稳打之下,攻取天下,当是十拿九稳之事。自己今日站出来,劝说士颂不要现在就称帝,也算是身为大汉子民,回报给大汉的最后一份情谊吧。
以后士颂真是一统天下了,别说其他人了,自己只怕也会站出来,请士颂登基为帝。
至于刘巴,徐庶,马良,黄权等等各派文武,自然也明白了士颂的意思。
自家主公挡住了称帝的诱惑,而且是在即便称帝了,也没什么不行,也不会影响大势的情况下,依旧忍住了,没有去称帝。
这让他们又喜又敬。
喜的是,若是士颂能不贪恋帝位,那么自家势力,有很多的手段,可以去占据实际优势。
敬的是,士颂这样的主公,似乎是越发的成熟了。
为大局计,能做出这样的取舍,真不容易。
士颂既然定下了基调,后面的事情,也就推展的很顺利了。
蒋干先是领命前往下邳,回复刘备。
表示士颂愿意接受“季汉”的楚王册封,但刘备得配合,把江夏,汝南二郡还回来。
另外,特许士颂的楚国,独立于大汉之外,自成统治体系。
所谓的大汉朝廷征辟之类的事,楚国这边,军民士人,可不必理会。
说白了,就是我名义上是你季汉的楚王,但是实际上,我士颂占据的地盘,我士颂自己做主,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
你刘备,只是名义上比我士颂高一级,但我士颂,并非你刘备的手下。
而刘备得到蒋干回复的这个消息后,也是松了一口气。
现在他看似恢复中原,南面赶走了孙权,北面和曹丕隔着黄河对峙。
但实际上,他已经没有余力在去和西面的士颂较劲了,这也是他为什么愿意听从诸葛亮的建议,封士颂,孙权,臧霸为楚王,吴王和齐王的原因。
倒是诸葛亮听了这个消息后,眉头微微一皱,立刻就明白了士颂的心思。
他对刘备说到:“江夏郡汝南二郡,自可交于士颂。另外,可令士颂兼任司隶校尉,统西南诸军,北上关中,攻灭钟繇。免去我军西面之忧。”
“士颂如今占据荆,交,益三大州,若是在占据司隶,岂不是更加尾大不掉。”
刘备怎么可能会对士颂放心。
现在不过是稳住士颂,在他心中,自己要如刘秀一样,光复天下,恢复汉室江山的。
那时候,还是要和士颂一战。
但诸葛亮却笑道:“不论我们下不下这道军令,士颂的部队,都会进入关中。倒不如先给他一个可以接受的军令,让他为我所用。”
看着诸葛亮轻摇羽扇,信心满满的样子,刘备知道,诸葛亮定然还有后手。
“既然如此,就依丞相之策。”
一切的进展,就和双方想的一样,十分的顺利。
刘备这边的季汉朝廷,对于士颂肯“低头”承认他们的正统地位,接受刘备的“楚王”册封很是满意,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惊喜了。
除了关张二位,本能的对让出江夏和汝南二郡有些不满之外,任何人都没有说什么。
即便是二爷,也默认了楚国这边,派出部队,接手了江夏郡。
如今,关二爷被封前将军,领十万人马驻守庐江,总管淮南地区。
威慑江东的同时,也对西面的楚国,起到了牵制作用。
即便是楚国国内,上上下下都觉得天下可定,但对于关羽和关羽麾下的十万部队,还真没有任何人敢小觑忽视。
而随着士颂愿意接受刘备册封,名义上让自己的地盘,自己的楚国成为大汉王朝治下的一个诸侯国的存在后。
孙权,臧霸,也很快认清了现实,接受了刘备吴王和齐王的册封。
倒是山高皇帝远的河西走廊那边,马腾和韩遂却纷纷自立为王,马腾在武威称了雍王,韩遂在金城自称了凉王。
本来汉代的河西四郡,到了东汉时期,就是一笔乱账。
现在西凉军动不动的杀入司隶关中,整个西北地区,早就乱了。
可以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