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 > 第624章 楚国派系(上)

第624章 楚国派系(上)(2/3)

   只是当时士颂实力弱小,一心发展之下,各派系也算是团结一致,众志成城。

    等到了拿下荆南四郡之后,在欧夫人的有意安排下,士颂麾下的派系是越发的明显。

    其中,势力最为强劲的两个派系,自然便是士颂的基本盘荆南派系和荆北派系这两个派系了。

    本来在士颂的力量迅速发展开始,尤其是士颂收取益州后,两个派系还准备联手对抗益州那边的人才。

    结果一交手,发现益州那边的派系虽然不弱,但和自己这边两家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也就再次逐步“分裂”。

    其中,被士颂视为自己基本盘中的基本盘的,便是荆南派系。

    这是士颂当年取得荆南四郡后获得的基础班底。

    细说起来,里面还有所谓的清远原从派系,荆南招募派系,以及荆南归顺派系。

    但不论怎么算,这些人都是当年士颂定荆南就投入麾下的人才,以及他们背后的势力家族,还有后来在荆南地区成长起来的人才。

    这个派系的代表人物中,文臣以刘巴为首。

    其次还有徐庶,马良,蒋琬,顾雍,蒋干、桓阶。

    年轻后辈里面,还有马谡、郭攸之、顾裕、程祁等人,也都能算是这个派系的人物。

    至于荆南派系的武将,则是以徐晃为首,另外还有鲍隆、向宠、沙摩柯、邢资、郝昭、唐瞬等支持者。

    整体来说,荆南派系文臣的力量大于武将,而且即便是文臣,也更偏向于治理之才,而非军谋之辈。

    但也正是如此,楚国的政治,经济,民生,还有官吏治理,包括士颂创新弄出来的科举,基本都掌握在这一派系手上。

    刘巴,徐庶,马良更是士颂身边,一等一说得上话的人。

    此外,徐晃作为军方代表,也是荆南派系有力的支持。

    更别说,鲍隆作为当年“荆南五虎”中唯一的幸存者,对于士颂的而言,也有不一样的信念寄托。

    至于顾雍,马谡,蒋琬,蒋干、桓阶、郭攸之,又有哪个不是士颂心中,未来可以依靠的人才呢。

    所以荆南派系对于自己的选择的影响力,绝对非同一般。

    但士颂早就明白,手下文武,不论忠心与否,维持平衡之道的重要性。

    所以士颂麾下,还有另外一支力量,绝对不下于荆南派系的力量,甚至隐隐还要压上荆南派系一头的荆北派系。

    荆北派系的组成,倒是简单明了。

    最早一部分,是在士颂攻灭刘表之前,就已经跟在士颂身边,为士颂效力的人,另外一批便是刘表覆灭之后,或真心或假意归顺的人。

    原本随着领头人物蒯家叛投曹操,荆北派系应该难成气候的。

    但是架不住荆北派系里面,后来又有贾诩这么一个大佬撑住了门面。

    后面一度还有庞统这位凤雏的支持。

    此外,裴潜、李严、伊籍、庞季、诸葛均这些人也都是楚国的中坚力量,不论是个人实力,还是背后的力量,都不可能被忽视。

    而和荆南派系不同的是,荆北派系的军事力量,有着号称楚国第一将的黄忠不说,另外还有甘宁,霍峻,蔡瑁,李严,张泉,胡车儿,陈到,廖化,丁奉等一批军中骨干。

    准确来说,黄忠,甘宁,霍峻,蔡瑁四人都是有着独立领军的实力。

    四人手上,少的有三万,多的有五万,都是半独立的军队性质。

    正是因为荆北派系的武将之多,让士颂即便是在颖水惨败之后,不得不放弃长江以北,南下防守长江时,失去了荆北诸郡,荆北派系,依旧能在自己手下维持强大派系的实力。

    除了这两个核心派系外,士颂麾下,还有另外稍弱一些的派系。

    目前为了和荆南荆北派系对抗,似乎也心照不宣地达成了联盟。

    首先便是学术起家的武陵书院派系。

    这个原本是士颂用来打舆论战,控制民间言论,帮助自己发展诸子百家,发展教育的位置。

    但天下各派系的读书人多了,这些人的力量聚集起来,也是一股不弱的势力。

    武陵书院派系内,原本是石韬,刘熙、和洽再加上一个医学大师张机为代表,加上綦毋闿、薛综、许慈、梁鹄,颍容之类的学者。

    前不久,随着士颂杀了曹操,重新拿下荆北,弘农杨家又“明智”地选择了站到了士颂这边,家中嫡传弟子杨修,更是偷偷放弃了曹植,以楚国“外戚”的身份穿过刘备地盘,来到了荆州。

    并且,很快就和武陵书院的人走到了一起。

    都知道杨家两面三刀,四处下注。

    但谁也不敢说杨家无恶不作,要把杨家也放上士颂那必杀名单。

    别的不说,当年的老太尉杨彪,可是坚定地站在士颂一边的,面对曹操逼迫,更是直接辞官回家的。

    即便是有个“不孝子”杨修,那也是被迫无奈,跟着曹植当个随从,而非正式任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