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本能地反驳一句后,立刻闭上了嘴巴。
他明白荀粲说的话是对的了。
士颂哪里没有时间呢?他不是派出了霍峻和臧洪的部队,分成两批,前后拖延自己吗?
开始还以为是想要拦住自己,不让自己支援宛城。
可是现在想想,完全也可以是为了吃掉自己这支人马,为楚军在宛城外的军营布置,拖延自己的进军时间啊。
曹洪明白,韩德也明白。
现在的局面,若是真如荀粲分析的这样,那就是士颂之前故意派出的部队,即便是被自己击败退散,只怕也是假的。
此刻,那些部队,早就已经在自己返回武关的路上,等着自己了。
“报!楚将黄忠,亲自率领其部精锐冲营成功,此刻已杀入军营。”
“韩三公子,此刻正组织人手抵御,但敌军来势汹汹,前面挡不住太久,特地差在下前来求援。”
随着求援的军士直接闯入军营,三人都知道,现在的局面,只怕已经失控。
作为楚国第一猛将的黄忠,敢亲自先登冲营,那后面指挥和统领部队的人,身份定然不一般,极有可能组织这次突袭的人,便是士颂本人。
而士颂本人都参与突袭了,那楚军只怕早就准备万全。
主力部队以逸待劳,就等着自己这边连日苦战,突破一道又一道的防线,在来到这里的时,给与自己雷霆一击。
“宛城方向,可有援兵?”曹洪不甘心,还想要赌一把。
若是宛城曹仁发现了自己的困境,不顾一切,大军出城来援,他自然不会退。
那时,他会率大军东进,和曹仁汇合,用两面夹击的态势,攻破楚军阵线。
只可惜,宛城城楼上,曹仁早就已经带着牛金和陈矫,登上了城西高台。
看着西面曹洪的援军军营陷入火海之中,他的内心,也十分犹豫。
“那个方向,定然是关中方向来援的部队。也不知道是何人领军。”
曹仁远眺西面燃起的大火,无力地叹息。
“不是钟繇便是曹洪吧,我军退守宛城之后,已经向朝廷发了求援书信,关中那边也派出了信使。”
“但楚军在城外的包围越来越严密,我军已经和外界断联多日。只知道如今曹丕公子在中原集合人马。”
“关中那边,既有钟繇和曹洪主持大局。可为何,兖州方向没有援兵到来,反而是关中援兵先至。”
曹仁虽然无奈,但情报不足的他,根本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倒是一旁的陈矫思索再三后,分析道:“只怕是中原那边,又有了变故。”
“毕竟东吴也好,刘备也好,若是合兵一处,一起北上,也能有十几万部队。”
“曹丕公子的援军,怕不是被拦住了。”
“而关中这边的援军,要么不知道中原的情报,要么来援部队不少,正准备稳步前进,来援宛城,却被士颂抓住机会,准备趁其立足未稳之时,大举偷袭。”
“若是如此,我当发兵攻楚军,以接应来援部队,内外夹击楚军?”
曹仁认真询问起来,同时,他自己也考虑起了这个方案。
倒是一旁,从来以蛮勇之姿视人的大将牛金,说道:“楚军这些天围而不攻,和樊城之时,完全相反。”
“他们在城外修筑工事,深沟高垒,一点不像是攻城。反而好像怕我们突围逃走一样。若是想要配合来援部队,冲过楚军军阵,只怕是必须全军压上才行。”
看到牛金跃跃欲试,陈矫心里一惊。
他眉毛一挑,反问道:“可若是来援军队,本就不多。或者那所谓的援军,不过是楚军假扮的部队,故意引我军出城,好消灭我军主力,又该如何?”
这个疑惑,也正是曹洪心中犹豫所在。
只能说,楚军的行动太快了,今天刚刚看到有援军到来,刚刚建立了军营,当天晚上,楚军就发狂一样的围攻了上去,根本不给这支部队和宛城交流的机会。
宛城这边,只能凭借曹军军营大小,和远远望见的部队数量,给出自己的判断。
人数上来说,少说有五万以上,甚至七八万部队都有可能。
但这些人数,完全也可以是士颂这边让民夫来假扮。
至于曹军盔甲器械,赤壁之后,荆北失守的情况下,围城这么久了,士颂那边收集一些过来,完全不是问题。
但反过来说,外面的部队,若真的是关中地方的几万精锐来援,准备和自己内外配合,打破楚军封锁的部队。此刻已经被楚军奋力突袭了,他曹仁若是不去救援,那岂不是坐失良机。
“二位,我心中犹豫,不知如何取舍,二位以为,我当如何?”
曹仁最终还是把问题抛出来了。
“楚军实力如何?朝廷之中,我部最有发言权了。”
“黄忠,徐晃,霍峻等部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