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暮客与宛朱拉开些许距离,迈方步,剑指洞窟坍塌之处,“姑娘且看此剑。”
只见元明宝剑光晕流转,法力灌注之下剑刃将诡异的邪神割开一道裂隙。此乃清净之地。
宛朱打量杨暮客手持宝剑,“道法高明,却毫无力道。你要知,我诞生于蛸神躯壳。蛸神于虾元之中早就证就了不死之身。你纵然有宝剑驱使,也伤不得分毫。”
杨暮客收招,“不试试,如何知晓成与不成。若贫道当真做不到,便请求阵外大能相助。阵外有真人,有国神。”
“便给你一试的机会。”
只见宛朱摇身一变,先是变成了一只半透明的蜘蛛,而后蜘蛛化成了硬壳水母,水母又好似章鱼外形,生出绵软八足。
水母躺在巨石之上,将身躯摊开。
杨暮客抬头凝望,右手掐御物法诀,将晕倒的刘醒挪移到了他处。他一步步地靠近古神身躯。
似如首次面见琅神一般。他听见了远古的呼唤。
“起伏……”
“高低……”
“登岸……”
“入水……”
杨暮客眼中金光穿透时空,去寻找宛朱的踪迹。
他在众多声音之中,找见了一只海蜘蛛,那个蜘蛛白红相间,身体透明,在千丈的海渊之中游曳。
“敕令,上清!”杨暮客右手掐诀,左手持剑。
天地间灵炁降下,灌入他的身躯之内。
银色的宝剑转瞬变成了清冷的白光。
起跳,瞄准了水母的一根触须,下劈。
叮地一声。
元明宝剑似是磕在硬石之上,不进分毫。
杨暮客并未放弃,运转全身法力相逼,聚精会神地去控制剑刃聚集的上清之意。
脚下阴阳阵图开。黑白相间不停旋转,杨暮客眼中的金光继续去追溯。他在追溯自己的过往时光。
只见杨暮客胸口闪耀红光,空气似乎都在燃烧。师傅归元所赐阴阳玉为心,心火煅月桂元灵。杨暮客周身热浪滚滚,大地灵炁开始向脚下汇聚。额头鼓起,神通运转。
一丝细线从水母本体上被剥离。
杨暮客掐诀,勾住丝线开始向着自己缠绕。
宛朱在古神之躯中看着奋力做法的杨暮客,“你用尽了力气,不过斩下一丝皮毛。”
杨暮客咬牙切齿,“姑娘莫要说话。贫道无暇他顾!”
“敕令,上清九霄天火雷法,诛邪!”
“雷落!”
只见杨暮客一声大喝,一道电光从天外落下,噼噼啪啪贯穿了九星大阵,那薄薄的一层纸原来未曾筑基的小修士都能戳破。
杨暮客不会五雷法,也不会天雷正法。但他自悟的这上清雷法,颇有太一门人当年引雷入身的神韵。电光入体,在阴阳玉,月桂元灵,麒麟神通的加持之下,那一根丝线嗖嗖嗖越抽越快。
只见杨暮客从脚下开始被银丝缠绕,那丝线绕着他不停地画圈。
杨暮客胎光走出了身体,将逸散在周围的神魂尽数拉扯,好叫蛛丝裹得稳当。
宛朱讶然,“你莫要施法了,你身上法力不多,借来灵炁要消耗寿数。”
杨暮客咬紧牙关不答。
里口县外的狩妖军看到雷光落在东方,所有人都立马停止巡视。
随行的道士掐算一下,“东方九星之阵中有修士作法。天地异象,乃是火木土灵韵催动,促生金意。”
似是映照了俗道的话语,一阵狂风呼啸,飞沙走石。
落在里口县的蛛丝被飞沙割断,俗道心领神会一笑。
“明将军,里口县此时与邪神的联系被修士斩断,正是我们入城清缴神种的好时机。”
身着铠甲的明将军放下面胄,瓮声瓮气地说,“儿郎们,持火器。准备将里口县的邪蛊和神种尽数烧个干净,把里头的县民都救出来!”
“喏!”
只见马上道士从挎包里抽出一沓符纸,选出了一张离火诀的符咒。掐诀借来灵炁,支三年寿数,引动符纸灵韵。火光从天而降,将众多将士包裹。
阴云密布之下,似如照见暖阳。
哒哒马蹄响动,一众骑兵向着里口县冲锋。
马儿越跑越快,骑兵渐渐变成了一字长蛇阵。开始分散,百步一人,千步一人。
终于他们以一个完整的原形包围了里口县。
明将军以火器号令,手中炮筒将掷火弹抛射出去,在里口县正上方炸开。
众多兵士整齐划一,皆是提起手炮将火器的掷火弹抛射出去。火线像是鸟笼将里口县扣在里面。蛛丝开始燃烧。
趴在屋脊上的包神威谨慎地看着,只见火线落在半空竟然变成了一只火鸟。直直地朝着他飞来。
包神威呼扇背后翅膀,发出嗡嗡响声,火鸟砸在了他停留的地方。大蚂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