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并不冲突,我们道家邀请天下修真者来道家修行乃是有教无类,只收取品德上佳、修行有资质的人才为道家弟子便是宁缺毋滥。”
“……那为何道家的弟子看起来并不多?”只是令黎冬疑惑的是人宗的人气似乎显得有些冷清。
苏辙叹了口气语气略带伤感的说道:“道家本宗弟子并不多,过去【天地人法气】五宗的内门弟子总数也不过八百人,后来因为一场浩劫,五宗的内门弟子现如今仅剩下四十六人,其中天宗弟子仅存二十四位,人宗十五位,地宗七位,法气两宗连同宗主、长老、教习在内全部陨落……”
感觉好沉重!于是黎冬识趣的转移了话题,虽然有些在意苏辙口中的那场浩劫,但是他的情商还不至于低到随便揭他人的伤疤:“说起来夫子和韩宗主在道家是什么地位呢?”
“夫子他老人家是我道家的太上长老,是辈分最高的前辈,虽然他修为不高,但对修真各领域的造诣都是出类拔萃的,只是夫子性格执拗,极少过问道家事务,至于韩师弟,他是六长老,兼任人宗宗主,主管道家的人事任免和刑赏,而且在人界的一切事宜都是由人宗负责协调的。”
“难怪当时韩宗主会主动找上我。”
苏辙一路上带着黎冬四处走走看看,顺便介绍道家各个道场的信息。
当走到道家铸器堂的大门前时,两人停了下来,黎冬出声提醒道:“铸器堂,这里似乎不是我这样的外人能够随便进入的地方啊。”
“哈哈,小道友多心了,道家是个开放的地方,并不存在绝对禁止的地方,当然像百草仙子寝居这样的私人场所除外。”
同苏辙一起进入了铸器堂,顺着楼梯一直往地下走,走了大概十多分钟,来到一处开阔的地下空间,这里一半是水波荡漾的铸器池,给人清心、舒适的感觉,另一半是炙热无比的熔岩池,连地面上都散发着惊人的温度。
很快迎面走来一位身形壮硕的大汉,他行了一礼说道:“掌门师伯,师傅他在里面启动地火和冷水,请稍等片刻。”
言毕那位大汉直勾勾的盯了黎冬许久,而后说道:“这位想来就是黎冬兄弟了,我是欧冶子大师的亲传弟子,我叫王远,你直接叫我王远就行了。”
“啊?哦,王远大哥你好,你似乎认识我?但我还是先自我介绍下,我叫黎冬,是名刚入道的散修,冒昧的问一下,王远大哥你今年贵庚?”
“嗯?刚满三十二岁。”
“王远大哥是内门弟子吧?可以告诉我你现在的修为吗?”黎冬又提出了一个有些不太礼貌问题。
王远倒也实诚,毫无犹豫的回答道:“金丹中期,神识修为相当于玉虚境八层。”
“好厉害啊。”黎冬由衷的感叹了一句,之前从夫子那里知道,修真者进入筑基期,百岁内可青春常驻,寿命增加至两百岁,而且每提升一个小境界,元寿就会增加十年。
也就是说筑基期后期大圆满可拥有大约二百三十年的寿命,而由筑基期突破至金丹期,寿命会增加至五百岁,每提升一个小境界,元寿增加二十年。
王远还未到四十,就进入金丹中期,这在各大宗门里恐怕也是极其少见的修真天才了。
听到黎冬夸他,王远憨笑着挠了挠头,道:“没什么的,只因为我是体修,吸收天地元炁更加轻松自然,所以前期会比同修为的修真者快上一些,但是以我的资质和体修自身的缺陷,元婴期大概就是我的极限了。”
那也很厉害了,黎冬在心里这么说着,要知道他现在才筑基中期,元神的境界连道家四境的门槛都未摸到,所以只能将意识称之为灵识,只有元神修为踏入玉虚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神之灵识!
这时一道相当稚嫩的声音从铸器池的深处悠悠的传了过来:“远仔,你又傻站着不干活了?还不快去把玄铁搬到器魂台上。”
如同听到圣旨一般,王远同黎冬道了个歉便急匆匆的往铸器池的方向跑去。
黎冬闻声望去,只见在道家大门前见到的那位童子正慢悠悠的骑着大水牛朝他走来。
苏辙这时介绍道:“这位道长名唤欧皇,道号欧冶子,是我道家的二长老,执掌铸器堂,主管锻造、炼器。”
黎冬的目光放在骑着水牛的童子身上,心中有些纳闷,这么小的孩子居然是道家的长老,而且还是铸器堂的,话说他这小胳膊抡的动锤子吗?
欧冶子面沉如水的盯着他看了许久,最后闷声喊了句:“跟我过来。”
“小道友,老道我就在这里等你,你一个人跟二师弟进去吧。”苏辙似乎没有跟进去的打算。
黎冬默默的点了点头,跟在大黄牛的后边,随着深入铸器池,他惊喜的观赏着两个不同属性的池子里放置的无数兵刃,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戈、镋、棍、槊、棒、矛、钯等十八般武器可谓琳琅满目、多不胜数。
“道长,这些是?”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