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潜在的竞争对手,这是所有的厂家都会认真对待的事情。
施密特准备先拿南山设备来开刀。
……
“佐野,你抽空调查一下华夏岭南半导体的最新情况,看看它们现在到底是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小池太郎作为日立半导体事业部的负责人,这几年也是感受到了压力。
美利坚那边不予余力的在打击东瀛的半导体产业,生怕在这个关键领域被东瀛企业给超越了。
日立半导体作为东瀛半导体企业里头的巨头,自然是重点打击对象。
现在高丽和华夏那边又不断的有竞争对手在后面奋起直追,他自然也要关注一下。
“岭南半导体新投资的工厂,不仅没有实现芯片制程的提升,反而退回到了3微米制程工艺。”
“我觉得他们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威胁。”
佐野三木的消息显然也是很灵通的。
世界范围内任何半导体厂家投资新工厂,他都能很快的收到消息。
毕竟这个圈子实在是太小了。
“虽然岭南半导体的新工厂没有采取更先进的工艺,但是人家在设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昨天我跟佳能的人吃饭才知道岭南半导体这一次投资新工厂用的光刻机是集团厂家自己生产的。”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小池太郎这么一说,佐野三木的轻视心理一下就放下了。
日立集团本身就是一个巨无霸,自己也会研发生产不少的各种设备。
这种连关键设备都愿意自己去生产的厂家,绝对不是那种对行业没有任何期待的厂家。
很显然,岭南半导体今后是准备在半导体行业大干一场啊。
那么这个情况就值得自己好好的重视一下了。
“社长,我专门去华夏出差调查一下岭南半导体的最新情况。”
“然后南山设备那边,我也看看是不是以设备采购的名义,跟他们接触一下。”
“对方研发出来了光刻机,肯定也是很希望能够出口到海外的。”
搞销售的,还是很善于揣摩人心。
对于调查南山设备光刻机的情况,佐野三木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同样的场景,在NEC和三菱半导体等东瀛厂家那边都在发生。
因为台积电那边主动的把自己的“猜测”告诉了佳能和尼康。
而佳能和尼康是东瀛半导体厂家的主要设备供应商。
它们知道了南山设备和岭南半导体的最新情况,就意味着东瀛的半导体厂家也知道了。
这些厂肯定都无法接受华夏那边冒出来一家能够自己生产光刻机,还不断投资新工厂的巨无霸出来。
……
“刘总,岭南半导体那边新投资的芯片工厂,技术不仅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
“这对我们公司下一步的发展很不利啊。”
朱一凡作为珠江科技的总工程师,对于国内和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都是非常关注的。
它们生产的计算机也好,手机也好,都是需要用到各种芯片。
特别是计算机,上面使用的CPU基本上是代表了全球半导体技术的先进性。
珠江科技作为一家新成立的企业,自然是希望自家的产品一出来之后就能在行业内领先。
朱一凡是知道公司的发展战略的。
初期的CPU是从英特尔采购,其他的芯片尽量自己生产。
后续所有的芯片都会自己设计和生产。
这就意味着岭南半导体那边要能提供足够先进的产品,才能确保珠江科技的产品竞争力。
所以他才会对岭南半导体的动作感到失望。
“短时间内对我们没有什么影响,毕竟我们现在使用的CPU是从英特尔那边采购的。”
“至于后面的情况,我相信江总肯定是有考虑的。”
“岭南半导体不可能一直都是投资3微米制程的新工厂的。”
刘东辉虽然也有点不理解为什么岭南半导体明明已经有3微米和1.5微米制程的生产线了。
现在投资新工厂,居然还是3微米制程的。
但是他对江辉的布局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在深城待了两三年了,他对江辉的影响力和眼光,都算是有了更加直接的了解。
“我就担心到时候联想和长城那边都能随时从国际上采购到先进的芯片,而我们将来却是要使用自己生产的芯片。”
“这要是岭南半导体的技术不够先进,就意味着我们的产品也会没有竞争力。”
“最终的影响是很大的。”
朱一凡的这个担心,显然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
不过这个事情肯定不会那么快的发生。
“先看看情况再说,大不了到时候就跟江总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