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
国内的竞争对手,不会是江辉的对手。
“你连名字都起好啦?”
“岭南半导体,倒是跟宝马半导体或者南山半导体要更加合适一些。”
“这样子也能淡化你们集团的影响,同时也获得岭南省和深城的大力支持。”
“过去几十年,部委在岭南省这边基本上没有布局什么重大的半导体企业。”
“现在你们集团有意向大举进军半导体行业,相关的领导绝对是大力支持的。”
朱建生对岭南半导体在当地能够获得政策的支持,那是一点都不担心。
这么一家大企业,不管是去到哪里都会获得当地全力支持的。
更加不用说江辉还专门引入国内最先进的晶圆生产设备和芯片加工、封测设备。
这个项目要是搞成功了,可以让岭南省在华夏半导体产业里头快速的崛起。
潜在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我也是这么考虑的,半导体产业的独立性相对比较强。”
“岭南半导体以后肯定不能只是给宝马汽车集团供货,那样子会严重限制它们的发展。”
“并且它的主要客户都不应该是汽车厂,而是要优先考虑消费电子企业,这些企业的芯片需求才是最大的。”
汽车的销量跟消费电子以及家电等产品相比,是完全没有办法比的。
特别是在八九十年代,一辆车上基本也就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控制系统需要用到芯片,其他的零件基本上以传统机械零件为主。
全面电子化的趋势,要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才有。
“前些年国内那些半导体企业,在引进各种二手设备的时候,主打的都是生产产品用来出口创汇。”
“我觉得这条路你们也可以继续走下去。”
“甚至你们还可以别出一格的走一条不一样的路,那就是在生产芯片出口创汇的基础上,直接跟国外的一些企业合作,帮助它们来生产芯片。”
“也就是说对方设计好了芯片,然后交给你们来代工生产。”
朱建生这么一说,江辉愣了一下。
芯片代工,这确实是不少半导体企业发展的重要路线。
台积电也好,三星也好,亦或是中芯,在这方面都是有很大的建树。
但是现在世界半导体行业主流的做法还是自己设计芯片,自己生产晶圆,然后自己加工。
代工这种事情,倒也不是没有,但是绝对不是主流。
朱建生能够提出这么一个新观点,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爸,你这个方案太好了。”
“以后我们岭南半导体的业务就分为两大块,一块是给自己生产芯片,一块是代工业务。”
“我相信在这两块业务的支持之下,岭南半导体很快会成为华夏最大的半导体企业。”
“将来甚至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企业。”
对于江辉来说,进军任何产业,肯定都不是打算小打小闹。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要不然折腾什么意义呢。
“不过代工的话,你们设备投资的压力就会很大,也承担了巨大的风险。”
朱建生刚刚只是随口一提,没想到江辉居然那么认真的要把代工产业发展壮大。
这个时候,朱建生自然也会有一些新的担心。
毕竟代工的话,相当于把各种风险都揽在自己身上了。
客户那边只要付钱,把设计好的芯片交给代工厂生产就行。
也是靠着这种独特的方式,代工厂才会有竞争优势和吸引力。
毕竟不是每个公司都愿意投入巨大的资金去修建晶圆厂和芯片厂。
后世的发展路线,已经证明代工是一条可行的路线。
这对于快速的扩大岭南半导体的影响力,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江辉甚至都已经想好下一步岭南半导体这边应该去找哪些客户做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