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 第424章 抓住机会的尾巴,开启电子产业

第424章 抓住机会的尾巴,开启电子产业(1/4)

    “在其位,谋其职。”

    “想要多么轻松也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不过对自己要负责的工作熟悉之后,心中就不慌了。”

    “忙不忙的就无所谓。”

    朱建生的心态倒是挺好的,他就不是一个想要偷懒的人。

    做的工作有成就感,对他来说比什么都要重要。

    “爸,现在不是有传闻上级还要对机构继续改革,把电子工业部跟机械工业委员会合并,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嘛。”

    “我们集团后续是有准备进入电子工业领域,为了尽可能的不让人说闲话,我准备今年提前开始布局电子产业,特别是半导体产业。”

    虽然是家庭聚会,但是谈论的话题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具体工作。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好在不管是朱玲还是朱芳两姐妹,亦或是朱建生夫妇对这个情况都已经习惯了。

    谈工作的时候,一般都是朱建生和江辉两个人交流,武明偶尔插几嘴。

    不过他只是对冶金行业,特别是钢铁行业的情况比较熟悉,其他的内容他一般不轻易的发表意见。

    “半导体产业?”

    “这几年上级的经费基本上都是在向大化工领域进行投资,先解决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

    “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已经很少,有限的那些投资,都是各个电子厂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二手的晶圆线和芯片加工设备。”

    “技术研发上面,已经完全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你们集团现在要涉及半导体产业的话,会不会有点尴尬?”

    “毕竟低端市场国内那些厂都喂不饱,基本上没有你们集团的事情。”

    “高端市场的话,目前你们不具备这方面的技术,要发展也有点困难吧。”

    自从上一次江辉跟朱建生提到过电子工业部也会被合并到机械工业委员会的事情之后,朱建生对电子工业部的事情也上心了不少。

    他这也是提前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避免上级正式找他交流的时候,他什么意见都给不出。

    “正因为国内各个电子厂现在都是各自为政,引入了一堆美利坚淘汰的芯片加工设备。”

    “按照我让人初步统计的信息,最近十年我们从美利坚引入了二三十条人家淘汰的二手晶圆和芯片加工设备。”

    “这些晶圆厂普遍都是只能生产三英寸的晶圆,而国际上主流的是五英寸的晶圆厂,甚至有个别厂已经在生产六英寸的晶圆厂。”

    “而我们国内连四英寸的晶圆厂都没有。”

    江辉今天跟朱建生讨论半导体产业事情,之前自然是已经做过一些准备工作。

    要不然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到言之有物。

    这显然不符合江辉的做事风格。

    “至于在芯片制程上面,我们导入的加工设备,那就更是落后了。”

    “好几个工厂导入的都是5微米制程的设备,看起来一条产线只要三五百万美元,很便宜的样子。”

    “如果这些设备导入之后,产能可以全部利用起来,倒也有一些意义。”

    “毕竟不管是生产的芯片用来出口创汇,还是满足国内工厂的需求,都是有价值的。”

    “但是因为一口气导入了太多的二手设备,而国内相关的产业需求又没有上来。”

    “出口创汇方面,人家对于落后的芯片需求也是在不断的下降。”

    “最终一半以上的工厂,产能都是大量的限制。”

    江辉继续说着国内半导体产业现在面临的问题。

    其实在七十年代的时候,甚至是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国内半导体产业都不算落后。

    但是最近十年,特别是最近五年相关部门完全不在半导体产业做重大投资。

    又因为工厂利税缴纳方式的调整,各个工厂都只在乎盈利,不关注新产品研发。

    所以哪怕是挣了钱,大家也是用来扩大生产规模,继续采购二手设备,而不是自己去研发新技术。

    这么一来,国内芯片技术水平一下就明显落后于美利坚和东瀛了。

    甚至高丽和宝岛省那边的半导体产业也快速的追赶上来,并超越了华夏这边的表现。

    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不过现在我们整个国家都还处于比较困难的状态,经费比较有限。”

    “这些年都已经陆续下马了好几十个大项目了。”

    “当年的三汽项目,不也是因为经费不足的问题下马了吗?”

    “然后运十、光刻机、直8、远程轰炸机、大型导弹驱逐舰等一些很重要的项目,也都因为经费不足等各种原因陆续下马。”

    “半导体产业整体经费不足,研发投入不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朱建生之前一直都在五机部的体制内工作,对于军工产业的许多情况都是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