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虽然会大规模采用固态电池了,但是海蓝汽车依旧会销售半固态电池版本的海蓝汽车。
别说半固态电池了,现在海蓝汽车甚至都还在卖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版本的汽车呢,只不过没有使用海蓝这个品牌,而是弄了个‘Aila’品牌,主打中低端市场。
不是什么人都能买得起最先进技术,成本比较高,售价也高的新产品的……技术成熟,成本比较低,售价也相对低的成熟产品,依旧会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
尤其是汽车这种大件工业消费商品!
这一点,和手机这种智能终端产品区别还是很大!
手机这东西,低端和高端产品都挺好卖的,中端产品则是销量不太行。
但是虽然低端也好卖,但是它不赚钱,主打中低端市场的威酷旗下的小蓝手机和威酷手机的利润,还没智云手机的零头多。
手机乃至整个智能终端产业链里,真正赚钱的是高端产品,基本上捞走了整个行业百分之七十甚至比例更高的利润……
这也是玩高端产品的智云集团,其智能终端业务的营收和利润都如此高昂的缘故。
毕竟智云系列这种‘高端’手机,月薪几千块的普通人也能买……智云手机说是高端品牌呢,但实际上是大众主流产品:你能在豪车上、在地铁上、在公交上,在一线大城市的D中心、豪宅别墅区,在四五线小城市,甚至偏僻山区里的农村里,都能看见最新款智云AX系列旗舰级的广泛存在。
怎么说呢,在有些地方里,光看人们拿着的手机,你都分不出来谁是来玩的,谁是被玩的……因为拿着的都是智云系列!
这是一个非常‘公平’的产品,身家几千亿的超级富豪和身家负几十万的牛马,用的都是同一款手机!
但是……汽车这东西不一样。
普通牛马可以分期购买智云18ax Pro,但是他/她可没办法分期购买一辆海蓝L……买不起就是买不起。
所以任凭海蓝汽车的各种黑科技众多,性能超一流,但是当年靠着海蓝EV、E这两款车型,卖出去几十万辆后就卖不动了。
于是乎推出了更便宜的海蓝L以及海蓝EV,这才迎来了大幅度的销量增长,但是达到一百多万辆的时候又涨不动了。
为此,海蓝汽车又推出了更便宜的海蓝YEV,把价格做到了二十多万,这才维持了销量的继续高速增长,做到了现在的两百多万辆的销量。
但是到了两百多万辆后,发现销量涨的又很艰难了。
于是乎,子品牌计划就来了,先在国外推出了艾拉这个中低端品牌,并考虑在国内也推出艾拉品牌的国产版本。
这是一个逐步降价换取销量的过程。
理由也很简单,这个世界上的有钱人数量太少!
而到了固态电池的初步应用阶段也是一样的,前期的固态电池成本比较高,搭载固态电池的海蓝汽车售价也会比较高,虽然固态电池各种好……但是大部分主流群体买不起就是买不起。
按照海蓝汽车内部的预期,明年大规模推出固态电池的时候,能够卖出去八十万辆就已经是胜利了,其他的中低配的车型,还是会继续选用半固态电池甚至艾拉这个子品牌会继续采用磷酸铁锂电池。
当然,这种情况不会一直继续下去,随着固态电池的大规模量产,研发成本以及生产线成本被逐步摊薄后,固态电池的成本也会逐步下降,到时候会逐步应用在更多中低端车型上。
倒是机器人业务不存在这种问题,动力电池用量少,占据总成本比例低,就算售价上涨也涨不了多少。
智云集团旗下,出货量最大的系列机器人,假设其他成本不变,那么新型号的半固态电池的售价是十五万的话,那么固态电池的版本售价估计能维持在十六七万左右……
到时候,大部分消费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固态电池版本,毕竟续航翻倍呢。
但实际上,智云集团方面在今年冬天准备发布的新款系列以及系列机器人里,将会对其他硬件成本进行压缩,然后换用固态电池,最终把售价做到和去年冬天发布的价格持平,顶多就是微小的涨幅。
很多人担心的新款系列机器人的售价会因为采用固态电池大幅度上涨这种事,是不会出现的……那是海蓝汽车的事。
毕竟机器人的成本里……大头并不是硬件部分,而是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软件部分!
而占据总成本小部分的硬件成本里,动力电池的成本又只占据了其中一小部分,更多的硬件成本则是集中在各种高性能芯片以及传感器上……十几二十公斤的固态电池,再贵也就那样了。
EYQ5芯片和ZY38芯片为核心的机器人算力中心的成本,可比电池贵多了!
而芯片和传感器这种东西,随着出货量的增加,成本下降比较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