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高三学子自己不理解考上这个合作专业,本科毕业后就能入职智云集团研发部门的含金量,但是他们的父母也会知道,甚至他们的父母不知道,但是学校里的老师多少也是知道的。
只要考上去,只要你自己努力不摆烂,用心学,那么未来的人生就是一条康庄大道,甚至实现阶层跨越。
只是,这年头的聪明人也多的,所以这些合作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也是一年比一年高。
别说广城大学里的这些顶级合作专业了,就算是连一流大学都算不上的深城大学,其和智云集团合作办学的信息通讯类的专业,其录取分数线也超过一大堆211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没什么很复杂的理由,就一个:考上这个学院的话,基本上就等于进入智云集团工作了……未来最少也是四五十万的年薪,这是最少!
智云集团里的研发部门,软件领域以及智能终端领域的研发人员,中位数年薪大概在七十万左右。
半导体设计领域以及制造领域的研发人员,中位数年薪是八十万左右。
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工程师中位数年薪最高,而且是大幅度超过其他领域,其中位数年薪可以达到一百五十万左右!
注意,这个数据并不是平均数据,而是中位数年薪,中位数的意思就是大部分研发人员都能拿到这个薪水!
说到一个公司的薪资待遇的时候,说平均收入没有太大意义,甚至没有参考价值,因为公司的管理层以及高级工程师的收入太高,会大幅度拉高平均收入。
如果要想知道一家公司的综合员工收入水平,还得看中位数收入。
人家季成河年薪折算下来一年好几个亿,普通研发人员才几十万年薪,一群普通员工和他进行平均的话,岂不是普通员工也有几千万的平均收入?
但是要说中位数收入的话,那么这个数据就会非常接近普通员工的几十万年薪了。
而智云集团旗下的中位数收入,长期以来稳居国内第一名,甚至可以说是全国范围内,薪资待遇最高的公司,并且大幅度领先其他企业。
只是想要进去拿高薪也不容易。
而捷径之一,就是上大学的时候就直接报考和智云集团合作办学的专业,基本上本科毕业后就能直接入职了,入职后还能继续在职读硕士和博士呢。
——————
结束了广城大学的捐助仪式后,徐申学并没有立即离开广城,而是到了不远处的智云广城科技园。
来这里除了视察该科技园里的常规项目外,主要就是来看看新投产的一座超导材料的制造工厂。
这家工厂在明面上,只用来生产智云集团旗下研发的低温超导材料KT120超导材料,但是暗地里还有一个保密级别很高的K34超导材料的生产线。
智云集团里的KT120超导是几年前研发出来的,其性能其实也算是世界超一流水平了,按照外界超导行业内的说法,已经是属于超高温超导材料了,用在医疗设备也就是核磁共振设备上非常好用。
因为超导温度低,对制冷系统的要求也就没那么高了,因此能够能够大幅度降低核磁共振的耗电量,这也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核磁共振设备的日常使用成本。
每天一千多的电费变成几百块电费,看似一天节省的电费不多,但是把这个时间拉长到十年,十五年以上,那么可就是好几百万了呢。
银河制药旗下的医疗设备事业部,利用这种KT120超导材料制造出来的1.5T级别以及3T级别的核磁共振设备,在国内卖的很好,甚至也开始陆续抢占海外的市场,成为了核磁共振领域里的超级大黑马,给国外同类厂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但是纵然是KT120超导材料,在智云集团里也只能算是一种掩护K34材料的旗子而已。
毕竟KT120材料,想要实现超导依旧需要零下一百二十度的温度,
但是K34材料,则是只需要零下二十五度而已……这里头的区别可大了去。
在北方的冬季里的很多地区,天冷的时候K34材料甚至不用制冷都能出现超导特性,因为当地的温度已经低于了零下二十五度。
而常规地区里,虽然气温达不到零下二十五度,但是只需要常规的商用的制冷设备,就已经足以达到零下二十五度的温度,大幅度降低了制冷成本。
不像是KT120材料一样,还需要专门的顶级的工业级制冷设备。
因为K34材料的优良特性,智云集团已经把这种材料率先应用在了超导量子计算机上YL-51量子计算机上。
但是要大规模制造生产TL-51超导量子计算机,光靠实验室制备的少量K34材料自然是不够用的,还需要一条专门的K34生产线。
但是K34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