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云集团强烈建议用户在机器人自动启动了极限动力输出模式后,一定要把机器人送到智云官方售后部门进行免费检测,并以相对优惠的价格更换易损零部件,不然后续容易出现问题……
当然,用户也可以手动直接开启极限动力输出模式,有些人,他就喜欢玩这种极限动力输出模式。
网上各种机器人玩极限动力输出模式的视频一大堆呢,但是用户要是手动开启极限动力输出模式,就要签署放弃损耗零部件保修的电子合同。
毕竟智云的机器人再牛逼,也经不住用户频繁使用这种极限动力输出模式啊,所以智云集团不可能给这些手动开启极限动力权限的机器人进行易损部件保修的。
倒是提前常规授权,机器人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启动极限动力输出模式,智云集团会给予免费检测,并且半卖半送的价格进行易损零部件的更换……就当是打广告了。
毕竟机器人自动开启极限动力模式下,基本都是为了救人的场景……数年前一台智云机器人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启动了极限动力输出模式,短短两三秒内就飞奔而出,成功的从飞奔的汽车下救下了孩子。
这个视频,可是轰动了全球!
和这种广告效应带来的巨大收益比起来,区区免费检测以及半卖半送更换易损部件,这都是小钱!
处理紧急情况,顺带打广告,这也是虽然极限动力输出模式虽然有很多缺陷,会导致机器人出现易损部件寿命大幅度减少的,智云集团也依旧保持了这一模式的原因。
并且每年还对这一模式进行各种升级呢。
此时机器人研发团队的负责人继续道:“我们的机器人的整体功耗还是比较大的,哪怕我们现在采用的半固态电池已经是全球领先,能量密度甚至超过了汽车的动力电池,不过因为双足动力输出功耗比较大,同时我们集成了大量的芯片,这些芯片的功耗也非常高,运动模式下的算力需求大幅度上涨,也导致了整体功耗的大幅度增加!”
“这也是我们哪怕采用了半固态电池后,运动模式下的续航依旧只有一个半小时的原因!”
“这迫使我们对机器人的日常使用里加入了大量的限制,尽可能的维持日常使用的综合续航!”
智云机器人的日常使用,为了省电,基本就是能不动就不动……只要不动,那么电机就不用消耗太多的电量,而耗电大户算力芯片,主要是EYQ终端算力芯片,ZY数据处理芯片也就不用消耗太大的算力,这电量使用自然也就降低了。
“但是,我们在换用了全固态电池后,我们把X4机器人的常规模式提升到了十个小时,运动模式下的续航提升到了四个半小时,哪怕是极限动力模式下啊也能够维持三十五分钟。”
“并且在常规模式以及运动模式下,我们对机器人的运动机制进行了部分权限的放宽,使得机器人能够在这两种模式下发挥更强悍的性能!”
“如在常规模式下,为了节能,之前我们的机器人的感应器其实只使用了百分之八十左右的性能,如主激光雷达的远距离高精度扫描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是关闭的,并且数据处理根据优先度,只处理了大概百分之二十的数据量。”
“但是现在,我们把感应器的性能提升到了百分之九十,并开启了主激光雷达的远距离高精度扫描模式。”
“这有助于常规模式下的机器人的综合性能!”
“不过固态电池的应用,也让我们的机器人的成本上涨了不少!”
“按照之前的计划,我们的X4机器人,采用半固态的标配型号是八十万,但是采用了固态电池后,因为电池成本的上涨,同时为了体现固态电池的技术先进性,差异化,我们预计要把搭载了固态电池的高配型号,售价提升到一百二十万。”
智云机器人的诸多成本里,其实软件成本才是大头,硬件成本相对比较低……除了核心的人工智能底层算法开发以及训练成本外。
各种高级功能的开发成本也非常高,智云的机器人团队旗下的训数据工厂里,常年有着好几万人进行各种数据采集,采集这些数据后,智云集团后续还要使用AI算力阵列进行各高级功能的训练。
因此智云机器人的各种高级模式的人工智能训练成本,其实非常高。
但是只说硬件成本的话,诸多硬件成本里,芯片,感应器,运动部件以及电池是主要的成本。
其中的电池成本,大概占据硬件成本的百分之十左右…毕竟智云机器人的耗电量非常大,需要比较大的电池,而且还是半固态电池,因此电池成本就比较高。
而现在采用固态电池的话,这一成本比例还会继续上涨到百分之二十甚至更多。
成本的上涨,再加上为了提现高端属性,自然会导致售价的上涨!
徐申学则是道:“一百二十万,这也不贵了,隔壁的海蓝汽车的R3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