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义赢了,于是张三的一条命,给他换到了一块牌子,一根棍子,一本《北辰神罡剑炼炁铸剑诀》……还有一匹马。
不过实话实说,其实张三也未尝没有胜出的机会,甚至至少也有三次。
毕竟那三剑直刺,着实练的精湛。倘若不管不顾,以命换命的刺来,即使皇甫义也不敢说自信就能接下来,到时候毙命剑下的,说不定就是他了。
不过讲道理,就皇甫义那刚打完六扇门,一身鲜血淋漓,皮开肉绽的模样,也不像还能久战的样子,拖延一时,说不定就会力泄炁尽,流血毙命,随意宰割了,又何必以命相搏,不是么?
所以归根结底,剑是握在张三自己手里的,他的剑慢了,所以他败了,然后就死了。
剑客的结局,无非如此而已罢了。
皇甫义翻了翻那本炼炁诀,毕竟都是玄门炁功,参考手上有点东西盗版天书的总纲指点,倒也不觉得多难,依样画葫芦,便凝练出一道神罡剑炁。
试着用神罡剑炁灌入铁牌,开启储物腰牌,从中取出了些干净衣袍,烙饼馒头的,总算没人打扰的皇甫义才换洗干净,可以缓一口气了。
抬头望望天际,那疯婆子夺了剑便往北方逃窜,此时已了无感应,而蓝天白云,更是再无那道青霞的踪影,再看看手里的铁牌,皇甫义也一时沉吟。
事有轻重缓急,诛除血魔才是第一桩,腾空宝剑虽利,优先度还得往后靠靠。
何况他虽丢了宝剑,但答应人家的事却不能失信,至少得把裴玉函送去九阴山才算了结。
那丫头身边就跟着一条狗,真有个万一死在半道,搞得尸骨无存,这欠的因果可就大了。
想及此处,皇甫义也不再犹豫,只把腾空之事暂且记下,继续沿着栈道往西,直朝乾阳城方向去。
所谓天王三京,乾都其一,雄藩巨镇,非贤莫居。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守扼乾坤,襟四塞之要冲。
早在仙尊时代,北都乾阳就是镇守北境的王城,名列仙帝三都,仙王兵库,帝座长置的所在。当年仙尊就是在此集结大军,用乾州盆地平原屯兵,依靠乾河直接从司州运粮,依仗着乾州三面环山,八陉封关的险要地势,作为前进基地,进可攻,退可守,反复出击,终于扫平了北方的妖巢魔窟。
只是乾州这种地势,强兵如林,非王即霸,若沿河而下,大军兵锋数日可以入京,若没点仙尊那样的本事,是真的镇不住。
因此后来每每仙宫内斗,频频都有乾州兴兵造反,掺和进来的,再到后来山沟沟里竟蹦跶出个玄女,一下打下乾阳,攻上帝座,夺了鸟位,乾州便再不复仙宫所有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仙宫自然咽不下这口气,历朝历代连年征讨,一度也多次打到过乾阳城下,只是玄门中人一直在围剿中进化升级,每一代都会有大堆惊才绝艳之辈横空出世,创出一大堆稀奇古怪的杀人秘技,利用山高林密,险要地势,进行特种游击作战。
反观仙宫不仅毫无进步,直到今天还在吃罡拳的老本,到后期连山口都不敢进来。而前线屡战屡败,更是让三垣朝廷越发忌惮猜忌前线的将士,怀疑他们拥兵自重,想效法魔门魔教旧事,最后越发觉得终归还得是世家子,自己人才可靠。
于是自此公卿之位越发经血亲传播,完全被相互联姻提携,自相举荐推选的仙阀所垄断,曾经边军宿卫可以通过保家卫国,斩妖夺首,军功勋转,出将入相的传统渠道,几乎已彻底断绝。
至于如今时光流逝,岁月荏苒,天下乱世,动荡不安,终究在乾州之后,兑州坎州艮州的仙兵也先后都反了。更是逼的门阀裹挟朝廷,逃窜南都。
反倒是乾阳城处于腹地,群山环抱,屏障天然,更有无数玄门大宗镇着,少有什么妖魔祸患,倒是民安国泰,好不繁华。
皇甫义单骑驰骋,远远望着乾阳城的时候,天色渐晚,日正黄昏,夕阳依山,晚霞滚金,只见一座巨镇,三山环抱,南面临原,自北而南,乾河仿佛一道银色的丝带贯城而出,沿河栈道似大树根茎一般,在广阔的大地上扩散开来,车马如织,人流无数,袅袅炊烟,聚如烟罗,点点辉灯,密如繁星。正应那句,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来如蚁簇。中流轧轧橹声清,沙际纷纷雁起行。
如此巨镇,若有心问鼎中原,想成一番基业自然不难。不过可惜玄门之人已经被玄女带偏了,只觉得称王称霸,哪里有成仙得道,长生久事逍遥快活,于是一心修行悟道,对凡间天下已没什么兴趣了。
乾阳城这地方虽然扼守险要,还有盆地平原可以耕种养兵,但周围并无什么天材地宝,地脉矿产的也早已被采伐殆尽,因此周围并无什么名门大派传承,整体和绛州类似,由本地的乡绅联手维持治安,好些散修杂修和修真家族混居,时不时会有山里人出来交易。
皇甫义进城之后,便去本地威远镖局打听裴家商队的消息,问问裴玉函目前的下落。
毕竟他一个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