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我还有翻盘的机会——神秘人再次反驳另外一声音,并开始加强灵能输出强度,继续魅惑眼前的宗教组A,
“我当然是指,你最感兴趣的那种永生。”
我建议你控制灵能波动,这里的灵能异常比外围严重多了——对于神秘人直接开始任性毫无意外的另外一个声音,再次提醒神秘人不要破坏计划。
是这样吗?但并没有影响我的发挥不是吗?——神秘人在看到宗教组A眼神有点变化之后,不无炫耀的反驳道。
但下一秒,并不知道为啥登陆器突然开始不稳定的宗教组A,在重新登陆之后抵消了灵能对于登陆器的影响,
“抱歉,有点走神,我们继续,我最感兴趣的永生吗?”
脑子里循环了一圈东大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传统。
但不确定之前语言专家判断过十分强大的来自“游戏”(信念体)的翻译功能,能否将成语这种压缩文件内含的深刻含义全面转述的宗教组A当前的使用者,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表达方式,
“我最感兴趣的大概是在历史书上留下一行字。”
我就知道……什么?——正准备又一次提前宣告自己获胜的神秘人,在还没有和另外一个声音说完的时候,就被明显被宗教组A低估的信念体发力拉进了,他自认为的灵能幻境。
而在外界,面对接待对象一句话就直接晕过去的离谱情况,宗教组A直接惊呆了。
“紧急情况!紧急情况!”
信念体控制的接待室内翻译功能,替代紧急下线求援的宗教组A拉动了自设立以来从来没有用过的紧急按钮,并在维保组赶来之前,完成了现场的布置。
神秘人“因祸得福”的通过紧急医疗预案,越过了一组两制制度设置在对外接待组和内部工作组之间的无形壁障,并因此能够更深度的进行自己的三观破碎重整之旅。
(一些解释:
1、信息流通差异
不同势力之间产生信息流动差异,并因此导致“战略误判”有两种模型。
其一是双方敌对,导致信息交流极度匮乏,处在铁幕状态下,在这种状态下因为双方互相无法揣测对方的大部分想法,而容易陷入囚徒困境,并促成极端化的战略误判。
简单的理解就是三体中的黑暗森林,这是客观原因导致战略误判的情况。
而另外一种便是不同势力之间长期处于惯例状态,即双方虽然有交流渠道,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形成了默契,并因此产生主观或客观的懈怠,不再依靠明确的交流,而是依靠过去的经验甚至个人主观臆断判断对方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容易陷入自我迪化,并促成绥靖化的战略误判,这就是主观原因导致战略误判。
简单的例子就是西方某些学术专家,以及只是片面的读了这些专家所着中,自己喜欢看的部分的反贼们喜欢片面强调修昔底德陷阱的情况。
比如格雷厄姆·艾利森的《注定一战》,在其本人已经像历史的终结者福山一样承认理论错误并进行了弥补的情况下,很多只会复读的反贼还在简单重复其中的部分观点,并以此作为依据得出所谓的“现在是投降的最好时机”这种离谱的战略判断。
相似的,当前在神秘势力间接影响,但却不主动整合干涉之下,处于和平状态的阿米吉多顿上的各势力也是处于这样的状态。
相互之间因为神秘势力存在而产生的利益联系能够和平相处,同时还拥有神秘势力这个交流桥梁可以在战略互信上进入更高层次。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比如过往的仇恨,做事风格差异,思维局限性,缺乏外力促使),没有走出这一步,一直处于默契配合状态。
这种模式在没有意外突发事件时看不出来问题,但是一旦有默契之外的情况,比如神秘人制造一些苗头,各方之间就会因为信息不对等,产生各种各样的决策。
运气好整个系统处于上升期,各个势力内心愿意为了未来妥协,还能像本文中阿米吉多顿上各个势力一样,都在试图自行解决问题,只是浪费资源。
运气不好系统处于下降期,各个势力内心只想争夺现在的利益,就会直接进入甩锅阶段,并逐步推升矛盾,最终因为双方都觉得自己做了让步,但是对方依然步步紧逼而彻底爆发。
所以在战略层面的国际交往中,无论任何时候,保持充足的交流渠道,并进行积极的信息交换,即使是和对手敌人进行,都是有益于做出更正确,或者说得出系统更优战略决定的关键前提。
2、巢都贵族从卖相上还不如前面两个
神秘人根据过往经验冒充的巢都贵族,在阿米吉多顿的幸存贵族中也是个边缘人(这样的人被冒充不容易被发现马脚)。
本身很难说是因为家族比较“落魄”还是因为本人比较能干,才从审判庭的清洗中幸存下来。
而这也导致这个多少有点孤僻的贵族不仅装扮不太出挑,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