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 第1451章 李定国的危机

第1451章 李定国的危机(1/2)

    被莽应龙直接逼问,李定国咬咬牙,稳住心神。

    立马请命,反其道而行之地道:“大王,末将这就率军,去把孙可望和刘文秀给捉来,交由大王处置。”

    “他们是不是明军细作、是不是故意,一切,但凭大王定夺。”

    莽应里冷冷一笑:“李将军,你不会是,想脱离大王控制,去投靠孙可望和李文秀吧?”

    “呵呵......我可早就听说,你们仨,好得恨不得穿一条裤子。”

    李定国一怔,立马抱拳:“请大王明鉴,末将为先锋,攻城掠地最多。”

    “末将攻打营寨,攻破最多、用时最短。明军建造营寨的速度,绝对赶不上末将攻破营寨的速度。”

    “末将估计,再打三营寨,明军就将无营寨可守,大王大军,亦可长驱直入,直捣昆明。”

    明康冷冷一笑:“李将军,你说的,不假!”

    “可是,你手下的步兵,死伤最多,杀敌最少。”

    “这个,你又当如何解释?”

    对于这个问题,李定国早想好说辞,冷冷一笑道:

    “明康将军,大王早就说了,这些步兵,都是从暹罗(泰国)、 南掌(老挝)抓来的壮丁,正需要战争磨炼。”

    “末将打仗,是狠了些。可这战法,也是大王亲口许可的。”

    “我想请问明康将军,若末将慢慢地打。攻击速度,没有明军建造营寨的速度快。”

    “那么,我想再请问明康将军,明军的营寨,咱们要打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即使十里一寨,由此到昆明,至少八百里,那岂不是要攻打一百座营寨?”

    “这么打下去,大王称霸天下的霸业,又该何时完成?”

    “这......”李定国连珠炮式的反问,问得明康一时语塞、哑口无言。

    “李定国,你休要狡辩。”大军主帅莽应里突然怒吼一声。

    他可不允许,一个外人、一个汉人,这样欺负他的亲叔叔。

    莽应里胡搅蛮缠道:“不管怎么说,孙可望、刘文秀这两个奸细,是跟你一起来的。”

    “如今,他们故意损兵折将、祸害骑兵、捣毁粮道、畏罪不敢来,竟还要求派援兵?”

    “他们如此放肆,你也有责任。”

    “我不相信,他们是奸细,你却是无辜!”

    “这......”李定国无奈了!

    “大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孙可望是孙可望,刘文秀是刘文秀,我李定国就是李定国,与他们无关。”

    “末将忠心,天地可鉴,所作所为,请大王明察呐!”

    莽应龙听着众人的争执,也一时糊涂了,一时拿不准主意。

    略微一思索,开口道:“李定国,本王命你,立即修书一封,让孙可望、刘文秀回来复命。”

    “若他们回来,则证明你无事!”

    “若他们不回,那就是奸细无疑!”

    “李将军的人头,也有可能不保!”

    李定国叹息一声:“大王,他们俩人背叛大王,与末将何干?”

    “末将对大王,可是忠心耿耿!”

    “末将义父,惨死于明军之手。”

    “末将妻儿,也被明军扣押,不知死活。”

    “末将与明军,有不共戴天之仇呐!”

    李定国刚刚哭诉完,突然,一名缅军,拿着一支铁箭走了上来。

    慌忙跪地,禀报道:“大王,明军射来一支铁箭,箭上有布帛、布帛有墨痕字迹。小的不敢偷看,立马进献大王。”

    “还有,明军押出来好几个罪犯,好像要在阵前祭旗,不知意欲何为?”

    莽应龙一怔,立马取下箭上的布帛。

    边展开,边道:“打赏一两银子!”

    “谢大王!”报信缅兵,立马接过莽应龙亲兵护卫递过来的银子,兴高采烈退出大帐。

    莽应龙展开布帛,只见信曰:

    “谨告李定国、孙可望、刘文秀:”

    “尔等为汉人,竟帮缅贼攻打汉地,争先锋、作敢死,攻伐最急最甚。”

    “尔等可曾忘记,尔等身上流淌的汉人血脉、尔等从小吃过的白面蒸馍?”

    “莽应龙那厮,我最了解,生性多疑、刻薄寡恩、睚眦必报、早晚除你三人。”

    “尔等不如趁早回头,率部来归。本帅立马上书陛下,恕你等无罪,许镇滇西各慰,何必受缅贼的窝囊气?”

    “尔等如若不从,可得小心。尔等妻儿,现绑军前、刀架脖上,人头落地,也就是本帅一句话的事。”

    “我沐天波做事、从不拖泥带水,给尔等三日时间考虑,是当缅人的狗,还是做汉家的将,尔等自己选!”

    “记住:战马可换主,宝刀可易手,但妻儿性命只有一次。”

    “尔等若执迷不悟,不肯归降,尔等妻儿,立即祭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