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我军令......”
“全军出击......”
“过江杀敌......”
一时之间,怒江西岸,完全沸腾了。
战马嘶鸣!
战象咆哮!
缅军怒吼!
大炮,继续轰击!
小船,继续渡人!
莽应龙之弟、象兵主将明康,立马命人,将两根又粗又长的绳索,用小船运过怒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派一队将士,每队一百人,每队负责一根绳子。
绳子一头,拴在大象身上。另外一头,握在百人队手里。
两队一起用力,立马就将大象给拉了过去。
莽应龙、蛮应里父子大喜,立即催促象兵,一头一头拉过岸。
大象过岸,紧跟着运过去步兵、火枪兵、弓弩兵。
这一次,莽应龙不再轻敌冒进,而要平推而进,碾压明军。
只可惜,战马太轻、太矮,虽然绑着绳子,可一到江心,就被愤怒的江水冲倒,待拉到对岸,已经是一匹被淹死、呛死的死马。
除了杀了吃肉,别无他用。
狄哥美罗也指挥一众炮兵,想将红夷大炮搬上小船,给拉过去。
同样的命运,大炮太沉,拉过去五门炮,却被江水冲走八门炮,把狄哥美罗心疼得,都想跳下江去捞炮。
如此,前前后后折腾了三天,缅军才渡过去一半兵马。
在第一道营寨,等候缅军攻击的吴三省、陈幕和一众将士,实在是等得花儿都谢了。
直到第五天,莽应龙才将大军,全部运过怒江。
过一趟怒江,犹如惨败一场。
损失了一千兵、八百马、五十多门红夷大炮。
莽应龙骑白象王而进,看着明军打造的、当路下寨的营寨,心头怒火,再次喷涌而出。
举刀怒吼道:“大炮,给我轰,轰死他们......”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