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 第1437章 崇祯帝水陆并进,沐天波退守怒江

第1437章 崇祯帝水陆并进,沐天波退守怒江(1/2)

    兵部尚书王永吉也站出来,大声道:

    “陛下,台湾岛,为东南之屏障,大明之宝岛,为西班牙贼、葡萄牙贼,轮番占据。”

    “若不是李自成、张献忠、皇太极、多尔衮轮番作乱,早该光复。”

    “现如今,北方平定,海疆平定,是该好好收拾这伙西洋狗了。”

    吴三桂也气愤不已:“陛下,那莽应龙,狼子野心。”

    “自恃有象兵、有西洋火器,竟敢趁陛下东征北伐,进攻大明,是可忍、孰不可忍。”

    “末将请命,率关宁军为先锋,一举荡平缅狗,为大明再设一省,为第十六省。”

    福王朱由崧有了石见银山的银子,也胆子大了起来,气魄长了起来:“陛下,不若,我大军兵分两路,台湾、缅甸一起打。”

    “臣和辽王、汉王,出粮、出兵,支援对台作战。”

    “其余两京一十二省之钱、粮、兵、马,负责对缅作战。”

    “缅甸、台湾一起拿下,同设两省。”

    军师何庄思索一阵,眉头一皱,开口道:

    “陛下,对台作战,重在水师、火炮,只要能撕开口子,登上宝岛,歼灭葡萄牙贼,并不难。”

    “对缅作战,最紧要的,是天气。”

    “缅甸夏天燥热、蚊虫肆掠、瘴气弥漫,将士容易染疾,折损兵力。”

    “此时,正值秋凉,陛下全军出击,四月时间,水陆两军,皆可全军抵达缅甸。”

    “到时候,正值冬日。缅甸之地,气候稍凉,正适合我大军决战缅军。”

    “至于台湾岛,可等解决缅甸战事之后,再命郑将军、张将军,率领大明水师,回师登岛,歼灭所有葡萄牙狗。”

    “期间,可传令水师提督、安南伯郑芝龙、福建巡抚、浙江巡抚、山东巡抚、广东巡抚,大肆建造福船,四月之期,可增加百余艘。”

    “再传令大明军器局,大肆建造舰炮、炮弹。”

    “郑将军、张将军回军之时,船、炮皆成,正好用于收台。”

    崇祯点点头:“军师所言,正合朕意。”

    “黔国公传来塘报,已是三月之前。”

    “莽应龙处心积虑,起二十万大军,又有象兵、火枪兵助阵。三宣六慰,可能不保。”

    “朕援军抵达,能守住怒江、澜沧江,已是大幸!”

    “此战,速度必须快。”

    “王尚书。”

    “臣在。”王永吉急忙上前。

    “速速传旨,沿海各省、沿途各省,为大军筹措十日之军粮、制作五日之面饼、锅盔,不得有误。”

    “臣遵旨。”

    “传旨首辅范景文,立即将军器局所有大明车炮、刺刀燧发枪、纸壳子弹、开花弹,打包起运,先行运往云南。”

    “自接旨之日起,军器局三成工匠,继续打造车炮和燧发枪。”

    “另外七成工匠,专门制造大明舰炮。建好后,装船运往福建,交福建巡抚吴之屏,不得有误。”

    “臣遵旨!”

    “传旨水师提督郑之龙,令其统帅所有海船,全速赶来东京省,务必将朕之大军,全速运往广州港。”

    “经过广州、广西,直插云南。”

    “朕觉着,走一段海路,再走一段陆路,必能最快抵达。”

    “臣遵旨。”

    “另外,再传旨大明藩属国之暹罗(泰国)国王、 南掌(老挝)国王、安南(越南)国王,令其一月之内,各出精兵三万,火速增援云南。”

    “两月之内,务必到达明军大营,听从大明黔国公沐天波之号令。”

    “臣遵旨!”

    王永吉连续领旨,认真记住崇祯皇帝的每一句圣谕。

    他深知,这一次对付莽应龙,将是泰山压顶、最后一次。

    同时,也将重造大明藩属制度。

    这些个不太听话的藩属国,是时候让他们出点力,考验考验他们是否忠诚了。

    “郑将军。”

    “末将在。”

    “迅速组织船队,起运大军。先运关宁军、神机营,再运三千营、五军营,最后运送各军兵马。”

    “臣遵旨。”郑成功也大声领旨。

    大军能不能最快抵达前线,就靠他们父子。

    “田虎将军。”

    “末将在。”

    “天已入秋,待到冬日,大雪将封草原。”

    “朕大军启程之后,速率所部兵马,返回草原驻守,密切监视草原诸部落,特别是阴山方向、漠北方向。”

    “朕担心,他们休养一年,马肥了、有点吃的了、心又变歹毒了。”

    “记住,走的时候,从京师走,带足食盐、粮食、弓箭、军饷。”

    “再从军器局,调一千支燧发枪,十万纸壳子弹。”

    “末将遵旨。”田虎大声领旨,对崇祯的赏赐、恩德,感动不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