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 第1427章 两京一十五省之汉江省

第1427章 两京一十五省之汉江省(1/2)

    崇祯重重点头,微微笑道:“唐王这些时日,劳苦功高,见识、眼界,均大有长进,不愧为大明宗亲之楷模。”

    看唐王朱聿键受表扬,福王朱由崧也急忙道:

    “陛下,咱们收的是朝鲜王公贵族、叛国奸臣之土地。”

    “经此一乱,这些王公贵族、叛国奸臣,皆伏法、皆灭亡。”

    “当此之时,正是将朝鲜藩属国,彻底纳入大明版图之良机。”

    “陛下广发恩田,不可买卖。如此一来,土地所有权还在陛下、还在朝廷。”

    “相当于,陛下用朝鲜之地,开展了一次土地革命。用征服之土地、收百姓之民心、得永久之赋税。”

    “陛下此举,想不成功,都难呐!”

    崇祯听得连连点头:“福王所言极是,无论大明、亦或朝鲜、亦或天下,根基在民,社稷在民。”

    “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看不到希望,必将动乱。”

    “大明前车之鉴,诸宗亲、诸爱卿该当自勉。”

    崇祯一席话,立马说得一众宗亲藩王,都有些自惭形秽。

    他们......也曾站在大明百姓身上,穷奢极欲,以百姓为刍狗啊!

    作为理学大家的史可法,也紧跟着出列,开口道:“陛下,臣建议,在朝鲜开设学堂,招募秀才教学,传播华夏礼仪。”

    “另外,还要允许朝鲜士子,参加大明科举。中秀才、中举人、中进士,为大明臣子。”

    “若此,方能收朝鲜百姓、士人之心,才能长久。”

    崇祯点点头:“史督师果然见识非凡,咱大明的文明,华夏的文化,才是归化夷蛮的大道、正道。”

    “土地、银钱、粮食,不过治标不治本。”

    何庄听了一会,心中也酝酿了一个主意:“陛下,大明先前,在辽东建辽东都护府,设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辽东。”

    “后又在朝鲜江原道设铁岭卫,管辖朝鲜。”

    “可不管是辽东都司,还是铁岭卫,均未能有效统辖其地。”

    “进军朝鲜之前,陛下灭了建奴,设辽宁省,加强中央统治。”

    “如今的朝鲜,更需要加强中央统治。”

    “臣建议,以朝鲜之地,设汉江省,精选巡抚、布政使、按察使、总兵,治所汉城,统辖朝鲜八道二十三府。”

    “只有这样,才能一劳永逸,解决朝鲜问题。”

    崇祯点点头:“军师所言极是,否则,朕大军撤走,过个几年、十几年、几十年,谁又能保证,朝鲜百姓不会被奸臣蛊惑,发生动乱背叛之事?”

    “毕竟,这样的事,在朝鲜可不少见呐!”

    何庄一席长篇宏论,把大明管辖朝鲜的来龙去脉,大致说了一遍,省名、治理架构,都给考虑好了。

    崇祯点点头:“军师所言,正合朕的心意。”

    受到崇祯皇帝鼓励,吴三桂、祖大寿等一众文臣武将,个个献策,人人进言,在朱聿键、史可法、何庄的建议之上,继续完善,继续补充。

    很快,一张为朝鲜专门绘画的蓝图,就画好了。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添了辽宁省之外,再添一个汉江省,已是妥妥的两京一十五省。

    众文臣武将都说完,崇祯突然看向两个好儿子: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两人都已十六岁,都长得仪表堂堂、身材魁梧。

    慈祥道:“定王,永王,你们都说说看,除了刚才各位爱卿说的那些,还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永王朱慈炤,生母田贵妃早逝,两人都是由善良、温婉的周皇后抚养长大,跟太子朱慈烺一样,都是品性纯良、血气方刚的朱家皇子。

    特别是在这乱世,他们都经历了京师的闯王围城炮火,更激起朱家儿郎保卫大明帝国的血性。

    此番随父皇出征,半年有余,他们仿佛一下就长大了。

    百姓的疾苦,他们记在心里!

    士兵的伤痛,他们感同身受!

    战争的残酷,他们亲眼目睹!

    以治止战,以统止战,才是终极良药。

    略一思索,定王朱慈炯急忙开口道:

    “父皇,儿臣一路走来,感慨颇深。”

    “父皇的恩田政策,才是平息天下战乱,挽救黎民百姓的治国良策。”

    “民有恒久之田,就有希望,就有动力,就会感恩父皇,心归父皇。”

    “儿臣认为,这些易生事、滋事的藩属之国,唯有设省、行政,大明的律法、父皇的恩德、华夏的文明,才能普照万民,归化夷蛮。”

    崇祯欣慰点头,笑道:“这半年来,朕忙于军事,疏于教导。慈炯能有此番见识,真是大大出乎朕之预料。”

    “看来,我朱家皇子、宗亲子孙,就该多多历练,才能悲天悯人、匡扶社稷。”

    崇祯说完,永王朱慈炤深受触动,也急忙进言:

    “父皇,这些年,战乱频仍,大明宗亲,遭戮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