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所有方舟都是华夏建造的。
因为只有华夏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巨量的工程。
再看后来军舰下饺子……也不知道是电影有预见性,还是华夏有能力实现别人眼中的科幻。
这些大片,张远一部都不敢碰。
不是他怂,是市场决定的。
这时候华夏观众,或者说全世界观众的审美,还是以好莱坞为主。
国产片要和好莱坞正面硬钢而不败,还得再等10年。
“我给你算来算去,就四月底合适些。”
“也就是你,一般人我还不给安排这位置呢。”
老韩和他解释了一番。
如果说2008年的主题是奥运,那2009年的主题,就是国庆。
因为09年是建国60周年。
所以这一年有大量与国家相关题材电影上映。
不过这类题材的作品,能赚钱的只是少数。
《铁人王进喜》,《沂蒙六姐妹》。
这种戏除了组织学生,机关单位的人去看,能卖出几张票?
卖不出票,院线就不愿意排片。
最多就给早上7,8点,拍一两场意思意思。
这样就会恶性循环。
这年头不光观众喜欢看好莱坞大片,院线为了赚钱,也是彻底偏向外国戏的。
但共和国60岁生日,你不能光想着挣钱。
别忘了你只不过是宣传口的一个工具。
所以上头为了扶持爱国主义题材作品,在09年给出了相当多的“特殊档期”。
“4月底算是抗日爱国周。”
“对外没有这说法,但上头给下了内部文件。”
“只要是归到爱国题材中,院线就有强制的排片线。”
“并且一周内不能降低,这是规定死的。”
“赚钱不赚钱,有没人看,都得排片。”
“现在排在这档期,就两部戏。”
“一部《拉贝日记》,一部《南京南京》。”
“你这《叶问》能算抗日题材,还是打了擦边球的,没我去说,谁给你算在里边。”
哦……张远听到这儿就明白了。
《拉贝日记》和《南京南京》这俩片子题材类似,都是讲南京大屠杀的。
而且这两部戏的背后,都是帝圈顶级关系户。
老韩:我和桦宜,陆穿谈好了,他们是爱国的。
其他片子:我也可以谈,我也可以爱国。
得了吧,不是你说爱就爱的,你什么档次,没点关系还敢侈谈为国?
《南京南京》就不用说了,陆串那陆太君的名号,就是打从这部戏来的。
但还不是鼎盛。
陆桑是一步一步把自己的名声亲手作臭的。
不过陆桑终究是老韩的大宝贝。
《拉贝日记》就更不得了了。
投资方有桦宜,李小碗当副制片,中影亲自牵头,拉来了德意志和岛国两方院线和制片方,不计成本的花了2000万美金拍摄而成。
而且这片子里又有当年姜纹被禁封的那部《鬼子来了》中扮演太君的香川照之。
老哥是绝对的岛国左派,经常参与反战电影。
香川照之还抱怨过这部戏他在自己祖国岛国根本看不到,直接被小日子给禁封了,不许播出。
反正片子搞得声势浩大,但最终成绩很不好。
和这两位一块上……张远想了想。
也不是不行。
他俩都是爱国题材,我也算是,凑一块不违和。
关键这俩不算太能打,我也不虚。
其实这两部戏的想法也和他一样。
老韩通知了桦宜和陆桑,打算将张远的戏安排到一块。
本来一听他的名头,两方还有点慌。
毕竟他的《画皮》刚拿下3亿多票房,有点猛。
但一听是部传统功夫片,他们就都松了口气。
若是《画皮》那种玄幻片还厉害些,近些年功夫片哪部在国内票房好了?
最高的是《霍元甲》,但因为找了李连界来拍,成本太高,在国内票房还是亏了。
最终是靠版权回本,才赚了不少。
你张远还能拍功夫片,还能比得上李连界这个功夫皇帝?
这俩货也壮起了胆子。
还装大方,表示没问题。
张远想着,能稳排片也好,至少保底。
而且连着五一节,百姓放假,也有空进影院消费。
但老韩又接着说到。
“但我只能保一周,不光你,其余片子也一样。”
“因为5月3号开始,要上好莱坞大戏了。”
张远扶额,差点忘了,从08年开始,因为某位缺德教授的提议,取消了五一黄金周,改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