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一百八十章 真是张四维这个扑街啊

第一百八十章 真是张四维这个扑街啊(2/3)



    王一鹗,刚毅果敢,通达干练,文治武功,皆有建树。

    潘应龙,机敏谨慎,胆大心细,尤其擅长经济,颇有政绩。

    选谁,朕选谁?”

    众臣也忍不住点头,是啊,两人才干皆在仲伯之间,谁上去接任张居正,都能成为一代名相。

    “朕左思右想,委决不下,干脆分别与两位细谈,阐明朕的意思,问问他俩的意见。

    最后潘凤梧对朕说,臣资历、才干不及子荐先生,接任内阁总理者,子荐当仁不让。”

    朱翊钧点头赞许,“高风亮节啊!凤梧高风亮节。如此谦逊,朕心甚慰。”

    众臣心里清楚,潘应龙不见得如此高风亮节,有可能是皇上说服了他,才接受此安排。

    但是皇上这么说,就是托了潘应龙一把,不仅安慰了这届落选的他,也让王一鹗承他一份人情。

    人情,后续是要还的!

    朱翊钧拍板道:“朕意已决,以王一鹗为资政大学士,接替张师傅为内阁总理。”

    众人沉下心细细一想,这样的决定也不错。

    王一鹗虽然年轻,才四十六岁,但是他戎马倥偬,南征北战二十多年,跟胡宗宪、谭纶一样,身上都有旧伤暗疾。

    胡宗宪六十岁时开始频频犯病,万历二年中风,在医院躺了几年病逝。

    谭纶接任总戎政使后没两年,痰症越来越严重,去年开始,几乎无法理事。

    他年纪不过五十六岁啊。

    王一鹗看着刚毅直猛,但身体肯定没有潘应龙好,这两年脸色看着差了很多。

    这一届上不去就五十六七岁了,那时的身体怎么样,令人担忧。

    潘应龙比王一鹗小两岁,再等十年,也才五十四岁,他这样的身体,正值年富力强!

    可是皇上怎么安排潘应龙?

    接任王崇古的右丞一职,担任王一鹗的副手?

    那内阁就热闹了哦!

    朱翊钧继续说:“海公时常对朕说,他这个御史中丞,做得不甚爽利,为什么?憋屈!要顾全大局,不能狠狠地严惩贪官污吏。”

    众臣笑了。

    海瑞这个性格,他在御史中丞职位上,官员要是犯事在他手里,不死也得脱层皮。

    可是总不能一刀下去把所有的官员全部砍死吧。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这是皇上给都察院题的词,定的职责。

    为了拉住这头犟驴,皇上也没少费功夫,搞得君臣俩都很累。

    趁着换届,海瑞想退下来,朱翊钧也巴不得。

    “朕就遂了他的心愿。免了他资政大学士和御史中丞的职,委他为大理寺正卿。”

    按照万历新政官制,大理寺正卿连资政学士都不是,只是加一个朝议大夫。

    但是他的官阶很高。

    最初定的是从二品,后来被朱翊钧提了一级为正二品,列同内阁左右丞、左右仆射、御史中丞。

    海瑞从御史中丞移任大理寺正卿,品阶没调,只不过没有实权。

    不过海瑞很满意这个职位。

    因为贪官污吏要是被都察院查处,移交给检法厅向司理院公诉,说明他罪大恶极、证据确凿,进入到刑事诉讼,那往死里判都可以。

    “朕以王崇古为资政大学士,接替海公为御史中丞。”

    朱翊钧的这个决定,在众臣意料之中。

    但是接下来的决定,却让大部分资政们大为震惊,出乎意料。

    “朕以徐贞明为资政大学士,接任内阁左丞。

    同时成立西北开发与建设委员会,负责制定陕西、甘肃、昆崚三省,青海、象雄两宣政司以及蒙古前翼、右翼的开发与建设”

    除了陕西甘肃,其余都是大明新近扩张的领土,西至玄河、咸海,南至象雄大雪山、葱岭和月氏河。

    几乎占大明一半疆域,确实需要一位重臣主持开发和建设事宜。

    只是众资政很疑惑,为什么是徐贞明?

    为什么任命种树总督为资政大学士,出任内阁左丞,仅次于内阁总理的第一副政相?

    凭什么啊?

    难道就凭他树种得好?

    徐贞明也很突然,有些不知所措。

    他以为被安排在王一鹗身边,只是皇上体恤他劳苦功高,把他的座位排在前面,以示尊荣。

    没有想到,不仅有尊荣,还有实惠。

    居然补自己进资政大学士,出任内阁左丞。

    真是太意外!

    朱翊钧似乎看出许多人心里的想法,不客气地说:“没错!徐贞明能被朕选为资政大学士,出任内阁左丞,就是因为他树种得好。

    徐孺东在西北理政十几年,兢兢业业,兴水利、种树木,把数千里戈壁沙碛之地变成了塞上江南。

    功在千秋!

    朕选徐孺东为资政大学士,内阁左丞,就是告诉万千大明官吏,你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