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 第四百九十四章 各执一词(二合一)

第四百九十四章 各执一词(二合一)(2/3)

京城考取功名之时,突逢大浪,船上众人皆死,包括他的忘年知己,唯有他一人活了下来。

    段关氏此时现身,明言他的命是她给的,李贤自然是一番大恩无以回报,需待来世做牛做马。

    陈易听到这里,打量了眼李贤如今的模样。

    李贤晃了晃羊头道:“她那时与我说,做牛做马倒不必,鄙人也不曾想竟是做羊。”

    那一旁跌坐的李成行勉强站起,听到这熟悉语气,愣了愣。

    陈易则从中捕捉到什么,恍然大悟道:“原来你是死了投胎成羊的。”

    李贤点头承认过后,继续叙述,这一世,段关氏叫他先考好功名,随后请她到镇上。

    那时李贤不明白这是何故,如今才想明白,原来段关氏早早就看出他身上的端倪,盯上了镇上供奉的五猖神。

    之后,李贤中了进士,却没有做官,他舍不得家业,就找法子拒官当了员外郎,他自诩一介书生,行的是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而待他考取功名后回到镇上,段关氏也随之一道赶来,没几日后,便成了镇神庙的庙祝。

    庙祝者,看护香火的奴仆也,可段关氏与其说是奴仆,倒不如说是五猖神的主子,这三年里,李贤观察过,寻常镇民跟镇神求财求名,镇神少有理会,但若是段关氏也在场,却几乎是有求必应。

    那时的李贤却不知道这般情况,作为一介乡绅,见镇神远比之前灵验,这不是好事一桩嘛!

    李贤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等李成行成年之后,赶紧叫他去拜镇神,之后就去考功名。

    哪怕李成行心不诚,才华也不济,但拜过之后,直接过了会试,中了举人。

    儿子二十岁便中了举人,李贤喜不自胜,待李成行长些年纪,稳重些,对镇神心更诚,如自己一般中个进士,不在话下。

    苏家一门三进士,他李家一门两进士,也只是差之分毫。

    喜上心头,李贤为中举的儿子大摆酒宴,广邀四方宾客,无论穷的富的、远的近的,都可迎上一杯状元酒。

    却说这一回,来了不少不认识的人,其中一位,竟是一位道士。

    这位道士称自己是从县城赶来,见镇上城隍庙香火凋敝,很是稀奇,想跟李贤问个究竟。来者是客,李贤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可刚一说话,道士的脸就唰地白了下来,给了李贤一副照妖镜,叫他照一照那镇神的模样。

    李贤见他脸色骇人,不似有假,过了两日便偷偷摸摸去照了一回,结果嘛…

    自然是近乎肝胆欲裂。

    李贤寻回道士,连忙求问解决之法,道士直言唯有请回城隍,赶走五猖神,才可保此地平安。

    李贤听过后很是犹豫,五猖神毕竟坐镇镇子多年,虽有诡异,但耐不住灵验啊。

    道士几回明言若不驱走,必遭劫难,到最后更是以横渠四句相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你既是士人,可当得起这四句否?”

    李贤热血上涌,答应下来,协助道士布置好法台,并进了镇神庙,把五猖神给引出来。

    不过嘛…

    李贤是把五猖神引了出来不错,却也偷偷把道人的话跟五猖神说了一遍,商量商量请回城隍,想不偏不倚,两头讨好。

    他一介乡绅,既想保此地平安,又不敢把镇神赶走……

    最后,

    道士重伤而退,而五猖神并没有感谢他,反而清算起李贤的帐来,以此要挟他帮忙对付段关氏。

    李贤吓得几乎魂飞魄散,哪里敢不从,赶忙去找段关氏…….

    却又把事也偷偷说了一遍。

    真是高不成低不就,到这生死关头,还想不偏不倚地走中庸。

    段关氏治服了五猖神,却也受了伤,要用李贤的阳气回补,五猖神也对李贤恨之入骨,以答应段关氏永世为奴作代价,要李贤不得好死。

    这二者相逼之下,书生又有何用?

    无奈之下,李贤对着黄历,挑了个吉利的日子,脖子一勒,悬梁一挂,只能“郁郁而终”……

    ……….

    陈易听李贤把事都大抵说了一遍,微微颔首。

    除了重要之处以外,他还捕捉到一个细节。

    李贤得了面照妖镜,而这段曾氏,也得了面照妖镜,而且都是道士给的,那这道士,是否就是同一位?

    算算时间,自李贤死后,到如今已有三年,那道士仍徘徊在县城之中,是为了什么,真是因斩妖除魔、急公好义?

    世上并非没有这样的人,可陈易略一琢磨,又觉得不对,这道士若真想斩妖除魔,该去请师门兄弟一起过来,若他没有无门无派,就是散修,可散修大多不会在一地驻足,而是四处云游。

    李贤叙述完后,许是口干舌燥,挪着蹄子转到中庭处,低头吃下一大口肥美杂草,模样就跟人说到口渴时喝一口茶般自然。

    李成行瞪着眼睛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