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否认这一点。
一路来,周果就特别能干,他能安心的去军营,就是因为家里有她在,不然想去军营,怕还真的有些麻烦。
事实证明他没估量错。
只是没想到,他在军中也能享受周果带来的荣光,北地整个税收都起来了,这件事的源头怎么可能瞒得过将军?
将军一查,就查到周果头上了。
他是吓了一大跳,这小妮子竟然打着徐将军闺女的旗帜行事,胆子也太大了,也不想想,北地是谁的地盘, 她那么大的动作,怎么可能瞒得过徐将军?
他连忙请罪,哪想到徐将军竟然不生气,反而哈哈大笑,“不妨事,这小妮子本事大,才来北地多久,竟然就能将我这北地的税收提上去那么多,多给她两年功夫,北地的税收只会更多。”
有人趁机道:“将军,我们要是能把隔壁几个府打下来,变成北地的地盘,到时候这税收就更可观了。”
他们徐家军几十万大军从几年前开始,朝廷就不给他们发饷银了,全靠他们自个凑,要是自己再不想法子,这几十万大军吃什么喝什么?
别说饷银了,全都会饿死,还怎么打仗?
徐将军沉吟不语。
这项提议搁置不提。
这些年,朝廷税赋一年比一年重,百姓民不聊生,多地揭竿而起,天下彻底乱了,朝廷自顾不暇。
叛军直逼京城门下,朝廷让徐将军勤王。
周大仓的机会来了!
短短几年的功夫,他就从一个大头兵,成了能执掌几万大军的将领。
在离开的前一晚,徐将军跟他谈了一夜的话。
就是这一晚,让他下定了决心,决定要一辈子跟着将军走。
他这趟出云州最大的任务不是勤王,而是招兵买马,顺便看看各地的局面,看看老百姓的日子。
是真的惨!
衣不撇体食不果腹易子而食,比比皆是,满目疮痍。
百姓看见当兵的跟见了鬼一样惊恐,大喊抓人的又来了抓人的又来了。
各地军队抓不够壮丁,甚至连五六十岁的都要,只留下屋里路还走不稳的孩子,自生自灭。
他们所到的每一块地,这样的事数不胜数。
百姓苦不堪言!!
他觉得徐将军的打算并没有错,朝廷无德,继续让他们坐稳天下,老百姓还不知道要过多少年这样的苦日子。
他们这趟连京城都没到,只在南边打了几个转,剿了些起义军,将他们收编,几个月来,南下原本五万的徐家军,回北地的时候,已经扩充到快二十万了。
大大扩充了徐家军的兵力。
更有甚者,他们这么一转,知道北地知道徐家军的人也多起来,难民都拖家带口的往北地去,北地将会迎来更多的人口。
他带着军队回到北地,在怀山扎下大营,这里是北上的唯一一条大道,这里必须屯兵。
他第一次独立执掌的大战,营地就是在怀山。
之前手里最多的时候也就五万兵马,这其中还包括后勤。
但怀山一战,十万兵马是确确实实的十万。
他这一战,把周大仓这个名头彻底打出去了,很多人都知道,北地徐家军里出现了一个周将军,极其年轻。
名头出去了,也是他喜闻乐见的事。
他想,他周大仓这个名字要是能传的远远地,跟徐将军这个名头一样,那两个哥哥说不定就能找过来呢?
天下那么大,他找他们不好找,但他要是成了柱子,找他还能不好找吗?
但或许是他周大仓的名头还是不响,一年一年又一年,始终没有两个哥哥的消息传来。
也或许是……
虽然有时候很绝望,但他始终记得答应他娘的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就是掘坟,他也要把两人找回来。
后来又出云州,南下各地打仗,他每次都冲在最前面,做先锋,边打边找两个哥哥,可惜他打败了那么多军队,收了那么多人,就是没两人的消息。
一年年过去,这件事在他心里成了执念。
……
随着周果的名头越来越响,干的事越来越大,她的名头在北地越来越重要,重要的所有人哪怕是将军都忽视不了她的存在。
将军认了她当干闺女,还要给她上族谱。
他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觉的自个侄女被抢了,一方面又知道这无论是对周果还是对他周家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只说其中一点,依靠徐将军的势力去找两个哥哥,总比他们叔侄俩要靠谱的多。
好在老天有眼,就在他们攻下京城之前,两个哥哥总算找到了。
听到这批俘获的人里有人叫周大富周大财,还是两兄弟,周大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