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玄天修仙录 > 第1019章 山寺迷重重(五)

第1019章 山寺迷重重(五)(1/2)

    清心普善咒,乃是一篇教人清心寡欲、控制念头的经文,凡三百三十七字,文意贯通,一气呵成,但用词平常,合于人心,契于常情。故此,无论何人念诵下来,皆感心平念止,很快可入宁静之状。

    不过,这只是言语带来的劝慰,并非真的于神魂有所增益。一旦停止念经,诸般念头便会不可抑制地蹦出来,甚至更加恣意放肆。

    张元敬既知经文背后之理,自是很快掌握诵经的要领。

    诵经之要,不在经文本身,而在每一个字词,尤其是其音韵。唯有念诵之音与韵,合乎某个节律,方可引发天地力量的共鸣,并随声而入体,成为念诵者的力量。

    此法缥缈难寻,不似玄门炼气法那般有迹可循,可以按照功法所示,状体、感气,再拘气以炼为己用。

    张元敬终究是修炼至元婴大圆满的道门修士,道法精深、见识颇丰,又曾多次参悟荒古异兽的天赋神通,对天地力量的认识,已经到了十分玄妙的层次。

    他念诵经文不过一个时辰,便觉有几字念出之后,体内多了丝丝缕缕的莫名力量,神魂也连带着壮大了一圈,整个人变得异常振奋起来。

    居于高台上的仙师忽然睁开双眸,如刀锋般锐利的目光瞬间落在张元敬身上。他显得颇为惊讶,也有些疑惑。盯着张元敬看了足足十几息,方才收回目光,继续闭目行功。

    此刻,要说最局促的,反而是被测出有灵根的三十七人。仙师发布的告示说,只收十五个弟子,这意味着他们中一多半要被淘汰。都是一帮十几岁的少年,心中患得患失,又不见仙师对他们有何赞誉之言,只能干站着看众人感悟经文,心中自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很快,三日过去,仙师从宝座上站起,大声喝道:“诸人醒来!”

    “哗——”

    诵经声立止,代之以重重叠叠的喧哗声浪。

    仙师对此早有预料,也不制止,等了数息,当此再喝一声:“噤声!”

    如此,人群迅速安静下来。

    “余将放出十五枚灵符,凡得灵符落身者,可入余门下修行!”

    他往怀中一摸,掏出一叠白色的符纸,随手抛出。

    数千少年,数万凡民,皆是仰头瞻望,希望那只有三寸大小、看似普普通通的白色纸片,能够落至自己身上。

    最先得到灵符的,是站在高台上的三十七名少年之一。他只有十二三岁年纪,身量尚小,一脸稚气。当灵符落下时,他的小脸涨得通红,眼中盈满泪珠,冲着近在身前的仙师不住地作揖施礼。

    与他站在一起的少年,还有五人得到灵符。其余三十一人眼见灵符从头顶飞走,往人群而去,顿时如抽去了全身力气,不是软倒在地,便是呆如木鸡,一个个脸色煞白、两眼空洞。

    高台之下的众人,却兴奋起来,均觉自身有望。

    一符穿空,直落张元敬,中途没有半分耽搁。如他这般得到青睐的,还有两人。

    另外六张灵符,则在数万人中兜兜转转许久,方才选定目标。其中,只有一个是少年,其余均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

    “得灵符眷顾者,立即登上高台,其余人等速速散去。清心普善咒经书,各人皆可保存,今后勤于诵念,尚有入道之可能。凡能在六十岁前,练出异力者,可往北方苍溟山,拜入我东溟派外院修行!”

    仙师放出一架飞舟,把张元敬等十五人载上,便往北而去。

    这飞舟层次很低,速度不快,但对于凡人来说,不啻于神物,只把众人喜得嘴都合不拢。

    这个仙师只负责在合乐镇招引弟子,故而一路不停,飞行月余,至北方一座雄立于水泽中的大山,方才落了下去。

    此地,便是那东溟派的山门所在。自此,张元敬入了此派修行,成为这个仙师门下的弟子。

    东溟派分为总院与八大分院。分院中有金木水火土五院,以及魔衍、真言、力士三院。张元敬自然归于真言院,那仙师也是此院的初阶弟子。

    此处的修行门派,迥异于东胜界,同一派中,玄门道法与魔修之法、真言之法并行不悖。他特意观察,发现佛修并不以魔修为修行资粮,而只是往凡人中收割欲念或杂乱不纯的念力。

    苍溟山中,也是灵气之穴与浊气之穴并存,道修魔修各自修行,互不干扰。

    张元敬在东名派只待了数月,便喜欢上了此地,以及门中海纳百川、百家齐放的氛围,安安心心地修行起来。

    山中无岁月,修行非等闲。一晃数百年过去,他成功修行到罗汉境大圆满。佛修对应化神的境界,名为金刚。金者永、刚者强,金刚之境,重在身与魂重塑,成就不坏不朽之基。其进阶之难,比之元婴升化神,要超出数倍不止。

    那位收他入门的仙师,早已陨落。他也成为真言院的掌院长老,地位仅次于东溟宗三大神尊。

    这日,三大神尊之一的无垢大师把他唤了过去。

    对于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金刚境佛修,张元敬始终觉得有些耳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