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状元的锦鲤妻 > 第624章 宇文泰的辞职信

第624章 宇文泰的辞职信(1/2)

    每一条罪状的宣读,都伴随着王德全刻意拉长的尾音和加重的话语,如同重锤,一下下砸在殿内。

    被点到名字的官员,其位置早已空空如也,但无形的恐惧依旧弥漫。群臣的头垂得更低,后背冷汗涔涔,仿佛那冰冷的罪名随时会落在自己头上。

    王德全的声音在宣读最后几条重罪时,已带上了森然的杀意:

    “罪五: 密谋串联,私藏甲胄,意图于朕秋猎之时行刺,谋朝篡位,罪证如山,铁案难翻!”

    *罪六: ……”

    当最后一条足以诛灭九族的“谋逆大罪”被清晰吐出,整个紫宸殿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寒意刺骨。

    王德全略一停顿,目光扫过下方,随即用更加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宣判口吻,高声念道:

    “以上诸犯,罪大恶极,罄竹难书!天理昭昭,国法难容!经三司会审,证据确凿,朕,御笔亲批!”

    他刻意停顿,让那“御笔亲批”四个字重重地砸在所有人心头。

    “主犯陈荣、钱庸、孙海、王崇义四人,罪无可赦,着即——斩立决 即刻押赴西市,明正典刑,枭首示众,以儆效尤!”

    “其家产,悉数抄没充公!妻妾子女,没入官籍,永世为奴!”

    “其余从犯赵元吉、李茂才等十一人,” 王德全的声音带着一种发配边荒的冷酷,“虽非首恶,然助纣为虐,知情不报,罪亦难逃!着即革除一切功名官职,流放北境极寒之地,披甲人为奴!遇赦不赦!永世——不得回京!”

    “永世不得回京”六个字,如同最冰冷的诅咒,回荡在金碧辉煌的殿堂之中。

    这意味着他们将永远离开繁华的中原,在苦寒、绝望与奴役中了却残生,直至冻毙荒野,尸骨无存。这比一刀杀了他们,更显残酷,更能彰显皇权对叛逆者彻骨的惩罚与蔑视。

    “钦此——!”

    王德全最后两个字如同惊雷,宣判的余音在大殿梁柱间嗡嗡作响。

    死寂。

    绝对的死寂。

    阶下群臣,无论是否与陈荣一党有牵连,此刻无不感到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斩立决的血腥,抄家灭族的残酷,流放极北的绝望……独孤帝用最冰冷、最直接的方式,宣告了背叛者的下场,也清晰地划出了一条绝不可触碰的红线。

    独孤帝的目光透过旒珠,缓缓扫过下方。他看到了恐惧,看到了敬畏,看到了深深的震慑。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他微微抬手。

    王德全会意,再次高声道:“陛下有旨:将此诏书明发天下,各州府县,一体皆知!凡有敢效尤此等悖逆之举者,陈荣、钱庸等,便是前车之鉴!”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惊魂未定的群臣如同被惊醒,齐刷刷地伏地山呼,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整齐与……颤抖。

    这万岁声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对御座之上那位铁血帝王深入骨髓的畏惧。

    独孤帝端坐不动,旒珠后的目光深邃难明。

    陈荣一党的覆灭,是朝堂毒瘤的清除,是帝威的彰显,更是为朝廷安宁与新帝铺路的关键一步。

    西市的血,北境的寒,便是这朝廷重归“安宁”所必须付出的、冷酷而昂贵的代价。

    御阳光透过高窗,照亮了御座,也照亮了阶下伏跪的身影,却驱不散弥漫在紫宸殿内那浓重的、象征着皇权绝对意志的铁血寒意。

    在皇帝书房内,龙涎香的青烟袅袅,却驱不散宇文泰心头那份沉甸甸的明悟。

    他垂手侍立在下首,目光看似落在御案前光洁的金砖上,实则已将独孤帝近来的雷霆手段——尤其是对陈荣一伙的彻底清洗——看得分明透彻。

    皇帝陛下正值盛年,却如此急切、精准地拔除朝中盘根错节的实权大臣,其用意,宇文泰这宦海沉浮数十载的三朝元老岂能看不穿?

    这分明是在为新帝登基铺路,扫清一切可能掣肘的障碍,确保权力平稳过渡,江山稳固。

    独孤帝的深谋远虑和铁腕无情,宇文泰比任何人都体会得更深,因为他曾站在权力的核心,参与过太多不足为外人道的秘辛。

    他微微抬了下眼皮,目光掠过御案后独孤帝那愈发深沉难测的侧脸。

    自己的儿子宇文烈,是戍卫京畿的骁骑营统领,手握重兵;女婿萧谨腾,更是天子近臣,圣眷正隆。

    宇文家看似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位极人臣。然而,宇文泰深知,在权力更迭的风口浪尖,越是显赫,越容易成为新君眼中需要“清理”的目标,成为帝王心术下需要被“平衡”的势力。

    陈荣的倒台,就是最响亮的警钟。皇帝今日能信你、用你,明日若觉得你碍事,或者仅仅是你的存在让新君不安,那覆灭也不过是一纸诏书的事。

    “树大招风,功高震主……” 宇文拓在心中无声地喟叹。

    他老了,荣华富贵早已享尽,权势巅峰也登临过。如今,他最大的牵挂,是宇文家的血脉延续,是儿子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