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华夏历史最弱?我来挑选参战人物 > 第943章 那就不奇怪了

第943章 那就不奇怪了(1/3)

    关于霍华德的技能,赵鸿并不知晓,虽然他在北方国家联盟发展的内应不止一个,但是毕竟时间太短了,他手下的锦衣卫加上李段他们的情报组织,也只能发展到中层领主。

    这次爱德福做得很绝,中层领主几乎全都没带,除了他自己的两个亲信,其余全都是高层领主,在这里面还真就没有赵鸿的内应。

    要是赵鸿知道霍华德的天赋,恐怕会想个办法将霍华德给击杀了,而在赵鸿全力想要暗杀一个人的时候,对面就能第一次感受一下夏国的刺客到底有多强了!

    此刻的赵鸿正听着朱瞻基给他的汇报,汇报内容则是之前对他们自己这边内部进行大审查的时候,查出来的内部情况。

    朱瞻基给他的情报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原本他以为,对方发展的内奸应该是流民将领,或者战争俘虏,这些原住民对领主的忠诚度,或者说是对夏国的忠诚度确实是会更少一些。

    但是结果却和他想象的不一样。

    因为一直在给对方传递情报的内鬼,并不是原住民,甚至都不是他们夏国的领主。

    而是夏国领主招募出来的人才!

    人才作为叛徒内鬼,这还真是少见的情况,这些人才本就都是死过一次的历史人物,在被召唤出来之后心中会有着一种系统暗示的要为后世而战的想法在里面。

    再加上他们本就死过一次,会对权力这种东西更加看淡一些,所以流浪人才哪怕是看不上领主,也不会说投敌。

    不过在看到这名人才的名字的时候,赵鸿又觉得有那么一丝合理性在里面。

    因为这名投敌的人才名为侯景!

    侯景并非汉人,而是鲜卑化羯人,算是北魏时期的名将。

    他出身于边疆的军户家庭,从小就擅长骑射,在军略上也较为通晓。

    早年投靠了北魏的权臣尔朱荣,在他手下的时候曾经参与过镇压六镇起义,因俘虏起义军首领葛荣而被任命为定州刺史。

    后来在高欢灭尔朱氏后,他非常果断的投靠了东魏,被任命为河南道大行台。

    不过这个时期高欢本身也对侯景十分警惕,还说过:“侯景狡诈难制,必不为汝用”这种话。

    高欢死后他又叛投西魏,但因为他的事迹而遭宇文泰猜忌,他又再次反叛,投奔了南梁,被梁武帝封为河南王、大将军。

    在侯景投靠南梁之后,东魏自觉不敌南梁,于是以归还俘虏萧渊明为条件求和。

    此时的侯景却担心梁武帝会将他出卖给东魏,直接先下手为强,打出了“清君侧”的名号,围困南梁皇宫数月,逼死了梁武帝。

    随后他强娶了梁武帝的孙女,以此作为媒介称帝,放纵手下烧杀掳掠,史书记载的是:“千里绝烟,白骨成丘”。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自然起兵反抗,最终他被数支联军围攻,败逃的时候被自己的部下羊鹍所杀。

    这位反复背叛自己君主的人,最终也被自己的手下背叛击杀,甚至在《南史》的记载中,他连尸体都被恨其入骨的百姓分食。

    所以在赵鸿看见这个名字的时候,一切就都不奇怪了!

    侯景这人性格就是如此,反复无常。

    如果说历史上的吕布反叛还是因为利益诱惑,或者说中了敌人的计谋,是有迹可循的,侯景的反叛就像是单纯的自己野心太大。

    他想要满足自己的野心而进行的一次次反叛。

    这种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收服的必要,因为他几乎不可能像吕布一样悔改。

    “殿下,需要我去将他给解决掉吗?”

    一旁的李段走上前来,手中还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赵鸿却是摇了摇头,“只要知道对方是谁就行了,不一定要将其解决,反正他现在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了。”

    “有的时候对方安插在我们这边的内应,会成为我们最好的工具!”

    李段这时候露出了一丝笑意,“殿下的意思是,我们故意利用他来传递假情报?”

    赵鸿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他说道:“传令下去,让锦衣卫带着人将侯景给监视起来,包括他的领主。”

    “然后再故意将我们已经知道对方动向的事情透露出去,并且要明确透露出,我们是从安排在对方的内应那里得知的,只是对方跟着大部队行军,一直都没找到机会来向我们传递情报,所以才知道的晚了。”

    “我明白了!”

    李段明白了赵鸿要做什么,这是要让爱德福开始猜忌他们高层领主当中也有赵鸿的间谍,这样能让他们互相猜疑,耗费他们大量的精力来寻找内应。

    实际上高层领主哪有那么好策反的,除非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不然利益驱使他们不会成为赵鸿的内应。

    在擂台战系统的影响下,高层领主和一个帝国内部的世家贵族是不一样的,会更加紧密一些。

    李段立刻去带人执行赵鸿的命令,在他下去之后,朱瞻基才从另外一边的角落里面走了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