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白起信奉的是歼灭战,他认为战争就是要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必须要打到对面没有再集结军队的能力才行。
包括他之前长平之战坑杀敌军的时候,主流的说法是因为当时秦军的死伤也很多,二十万俘虏粮草是个问题,而且他们在押送回去的路上若是搞小动作不好防备。
但事实上,这些只是次要因素,白起算是为秦王背了口锅,或者说这本来就是白起自己的作战理念。
凡是白起参战的战争当中,双方人数死亡远超其他将领,而且他有一些战争的记载有杀降的嫌疑,或者说争议。
就比如说?根据《史记·白起列传》的记载,伊阙之战当中,白起斩首韩魏联军二十四万,只是在史书中并没有详细写这二十四万是俘虏还是战争中死亡。
但在这场战役当中,韩魏联军可是一共也就出动了二十四万人。
不管是史记还是《战国策·中山策》?,记载的都是“众号二十四万”,这点没有争议。
也就是说,白起在这场战役当中全歼了敌军,敌军不可能所有人都是死士,战斗到最后一人也不投降,但全被白起给斩杀了。
除此之外,还有华阳之战斩首十三万,另外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鄢郢之战引水灌城,淹死军民数十万等等。
杀神白起的名号,可不仅仅是因为一场长平之战而诞生的!
既然两人都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那么最终的决定权就交给了秦始皇了,其实用哪种计略都没有问题,选择不同罢了。
一场战争的获胜方式不止一种,各有各的道理。
秦始皇短时间内没有急着去下判断,而是将目光看向了其他的谋士军师,想要听取更多人的意见。
原本正在当小透明的贾诩看见秦始皇的目光扫过来,明白了对方这是让他发言。
他这时候向前走了两步,然后开口说道:“臣以为.....不该出击!”
他说出了自己的主张:“若是我们主动出击,从纸面实力上并不比对方要强。”
虽然说他们的军队比对方更精锐,但在数量上毕竟是在下风,再加上对方可是所有特殊版本人才都被调集来了此处,真要打起来谁赢谁输还不好说。
“臣倒是有一个计划,依旧是让两位将军绕路前往丘陵当中召集我方守军,但并不是安排他们夹击敌军,而是焚城!”
“焚城?”
众人看向贾诩等待着他的解释。
“倘若我们寻找易守难攻之处扎营,并不进攻,那么他们后续而来的支援军队也不敢贸然进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首要目标肯定就是我们,而是我们后方的城池。”
“只需要派人提前将城中堆满易燃物,守将假装防守一段时间,特别是两位将军在场,让他们相信我们是真的想要守住城池的!”
“然后等实在守不住的时候弃城逃出去,引诱他们入城,等他们入城之后再让提前准备好的士兵点燃城中易燃物,配合适当的火油,足以将整座城池焚烧为废墟!”
“而他们的军队,虽然说不会死伤惨重,但至少也会有较大的减员。”
“再加上后方城池被毁,他们想要依托城池防守也没那么容易,哪怕他们想要切断我们的后勤路线....”
“我们直接控制他们来时的道路,让殿下从中线运送后勤补给过来就行,我们掌控着水运要道,哪怕是这条道路也可以有一大半以水运代替,后勤压力并不大。”
在听完贾诩的计谋之后,大家都得要在心里说一声够狠,居然想着直接焚城!
虽然说贾诩此举造成的伤亡没有白起的计划多,但是胜在自己这一方也不会有多少伤亡,以小代价去对敌军造成杀伤。
就是焚城这影响较大,让秦始皇也有些顾忌,这算的上是有利有弊吧。
接下来众人各抒己见,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大致上还是分为赞同王翦一方和赞同白起一方。
至于贾诩的计谋,虽然也有一部分人赞同,但人数比较少。
秦始皇在权衡了一番之后,最终还是开口说道:“还是按照贾文和所说的去安排吧!”
听到这句话,王翦倒是有那么一些惊讶,按照秦始皇之前的性格,应该会更倾向于他的计划才对。
不过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这应该是有赵鸿的因素在里面的,在这种没有对错的情况下,秦始皇选择了赵鸿派来的人所提出的计划。
看来他的这位陛下是真的将赵鸿当做接班人一样看待,不然的话其他人怎么可能会让秦始皇如此偏爱?
想到这里,他便也不再言语,而白起明白了其中关系,并没有继续说些什么。
这计略就已经定下了。
“两位将军!”
秦始皇看向李存孝和吕布,带着欣赏的神态说道:“两位将军的战绩我在这边也有所耳闻,若是让你们前往执行计划,就算对方想要围杀二位,你们也肯定可以杀出重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