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的评价如何?我为我汉家国祚延续了多少载?”
赵鸿是第一次召唤刘秀出来,所以刘秀对于这些事情并不是很了解,这些帝王对于自己身后的名声,大多是在意的。
“后世的评价么.....”
赵鸿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那些关于刘秀召唤陨石的段子,但是这些都只能是段子,并不是正经的评价,论正经的评价,他倒是想起了一个非常权威的人!
“有一位伟人,在评论你功绩的时候,用了三个最字,他称呼你为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
“我想这一位伟人的评价,应该没有人有异议!”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这一句话中的汉武帝,常规来说的理解是汉武帝刘彻,同时略输文采也符合刘彻的定位,但是有些学者会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在他们的观点当中,这里的汉武帝,应该是汉光武帝刘秀!
因为那位伟人特别喜欢阅读《后汉书·光武本纪》和《东观汉记》,而赵鸿所说的那三个最字,正是这位伟人在《东观汉记》上亲笔批注的:“东汉光武帝、南阳人刘秀,是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
刘秀听到这里笑着摇了摇头:“倒是有些过誉了。”
他听见后世之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此之高,心中的担忧也是消散了,毕竟他虽然是中兴之主,但其实一开始他并没有称帝的心,只是有的时候大势会推着人前进。
“至于汉朝的国祚,我们后世之人一般将你延续的汉朝称为东汉,之前则为西汉。”
“东汉一朝,共传八世共十四帝,国祚一百九十五载,始于光武帝,终于汉献帝!”
“一百九十五年,十四任皇帝么.....”
刘秀听到这里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然后开口问道:“除去我之外是多少年?”
“除去建武时期三十二年,一共一百六十三年!”
“一任皇帝才十二年?”
刘秀也是发现了问题的所在,按照赵鸿所说,他这东汉一个皇帝平均下来才十二年,这有些超出了他的意料。
“是的,而且其中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在位三十一年,献帝之父汉灵帝刘宏在位二十一年,灵帝堂叔汉桓帝刘志在位二十二年,如果除去这些人.....”
“许多皇帝都是年幼继位,随后夭折,这也是汉朝没落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