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七百四十章 黄铎!你怎么敢的呀?

第七百四十章 黄铎!你怎么敢的呀?(1/2)

    流官制,好东西。

    这件事定下来之后,文武百官都看得出来,圣上的心情,似乎也开朗起来。

    他甚至微笑着问道:“诸位爱卿,还有哪位,有本要奏?”

    这可是破天荒的事情。

    于是,本来没什么事的,都赶紧搜肠刮肚,想出一些本来忐忑着不敢胡乱拿到金銮殿上讨论的事情,趁着今天皇帝高兴,提了出来。

    果然!

    今天是个好日子,陛下几乎没有否决任何事,让众人都是皆大欢喜。

    不过,相比刚才吏部尚书藤毅提出来的那个流官制,后面的这些事情,几乎都不值一提。

    众人有一搭没一搭听着,其实脑子里还在琢磨流官制的事情,思索着这件大事对大明必将造成极其深远的影响,而藤毅这个名字,也将因为这个制度的提出和首先推行,永远记录在史册上。

    直到……

    户部尚书黄铎,越众而出,沉声道:“启禀圣上,微臣有事启奏。”

    “说。”朱元璋的笑容忽然收敛,显然已经知道他要说的是什么事。

    嗯?

    文武百官却并非人人知情,见皇帝忽然收起笑容,知道这件事要么让皇帝不高兴,要么就是事关重大。

    这个黄铎……从资历上来看,只是小字辈。

    若不是前任户部尚书杨思义实在是老迈年高,轮不到他坐这个六部尚书的位置。

    他敢惹皇帝生气?

    只怕没这个胆量。

    那么答案应该是……这件事同样事关重大!

    嘶!

    莫非今日大朝会,竟然能再次蹦出一件,堪比流官制的大事来?

    “启禀陛下。”黄铎不慌不忙,神色凝重,徐徐说道:“关于士绅一体纳粮的事情,微臣之前的几道奏折里,已经详尽论述。”

    “如今的大明,士绅不纳粮的情况,已经愈演愈烈,直接影响到朝廷赋税,进而动摇我大明的立国之本!”

    “因此,微臣认为,应当早做决断。”

    “士绅一体纳粮乃是为了平衡国家财政与社会公平。如今士绅阶层享有诸多特权,免交赋税,导致国家税收来源受限,财政压力增大,而普通百姓却负担沉重。实行士绅一体纳粮,可增加税收,缓解财政困境……”

    啊这!

    果然是石破天惊,黄铎才说了几句,金銮殿上便是满座哗然。

    士绅一体纳粮?

    黄铎!

    你怎么敢的呀!

    要知道,所谓的士绅,跟在场的众位,可并不是毫无关联。

    实际上,不管是谁,当他们退休致仕之后,便也就是乡绅。

    就比如说你黄铎前任的户部尚书,杨思义杨大人,现在在老家,就是乡绅啊!

    你深受杨大人提拔的知遇之恩,现在竟敢如此忘恩负义!

    开什么玩笑!

    士绅一体纳粮?

    也就是我们以后致仕了,不但不能颐养天年,还得跟那些老百姓一起缴纳粮食赋税?

    这不是胡闹么!

    打了一辈子仗,当了半辈子官,还不得享受享受?

    居然还要缴纳赋税……甚至因为我们的田产更多,缴纳的数量更加恐怖。

    这这这……

    要命了!

    如果说之前的流官制,更多还是针对地方官员的话,那么这个士绅一体纳粮,直接就让在场的这些京官,这些掌握着大明中枢力量的高级官员,也受到了强烈的震荡。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黄铎小儿,你怕是疯了!

    几个资格老的大人,纷纷交换眼色,已经准备站出来怒斥黄铎的异想天开。

    可是……

    大家都不是傻子。

    在这里,轮不到黄铎信口雌黄,但也同样轮不到他们来指点江山。

    大明,是朱家的大明!

    能够决定所有大事的,唯有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

    那么这件事……

    众人顿时心中一沉。

    因为刚才黄铎说了,关于这士绅一体纳粮的事情,在之前的奏折中,已经向皇帝禀报过,但既然皇帝并没有第一时间驳斥,还让这件事闹到今天的大朝会上。

    至少说明,皇帝对这件事的态度,也并不是太反对。

    可是这不行啊!

    怎么能让士绅也纳粮呢……

    “黄爱卿。”朱元璋注意到众人的神色,也知道这件事关联到太多人的利益,若是不下猛料,只怕他们不能心服。

    “臣在。”黄铎大声答应。

    “今年的赋税收入情况,比去年如何?”朱元璋早知答案,但户部以外的那些人,可能还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启禀陛下!”黄铎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地说道:“今年赋税,相比去年,再次减少三成!经过调查,大量的土地被划到地方的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