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真的有一座法师塔 > 第549章 这种瓜还是要吃一吃的

第549章 这种瓜还是要吃一吃的(2/3)

效率越高,服务部门就越忙。

    TeamPulse的AI系统减少了百分之九十的管理内耗不假,但并不意味着没有管理工作,事实上,AI的介入,更多起到的是管理质量的提升,而不是管理工作量的减少。

    因为管理的根本仍旧是“人”。

    AI是一把双刃剑,提高了效率和质量的同时,更容易把公司中的员工变为原子化状态。

    可能某些喜欢利用人性之恶赚钱的公司更喜欢这样的管理模式,譬如“砍一刀”。

    但这种管理方式对柚子系公司来说是完全不适合的。

    柚子系的公司全部都是“创新驱动”型的公司,对于这种公司来说,组织的“原子化”是大忌。

    因为创新的灵感不是自己“憋”出来的,而是天才们在喝酒、聊天、打牌、玩桌游、思想交流、甚至是相亲中碰撞出来的。

    每个季度柚子系的公司都要开一个管理会,一般来说是三天时间。

    但和其他公司管理会不同的是,除了第一天是关键项目和公司运营OKR的汇报,其他两天都是头脑风暴和聚会派对。

    而且,这个管理会不止有管理层,想参与的基层员工也可以在系统中申请参加,在会上提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如果得到采用,现场的管理层会直接拍板,所有部门老大都在的情况下,一个新项目组十几分钟就能组建完毕。

    除此之外,柚子系的所有公司员工都可以在TeamPulse上无障碍交流,并且无论是谁,只要有一个好的想法,都可以在TeamPulse上建立一个项目组并通过AI分解工作,然后把分解后的工作当做“任务”发布出去。

    符合任务要求的柚子系的员工可以接单,接单的,能够获得这个项目的收益分成。

    如果一个工作同时接单的人太多,项目发布人可以自行面试或让AI辅助指定接单人。

    当然,如果项目没成功,那也就没有收益。

    这也就反过来倒逼发起人尽可能的完善方案来吸引接单者。

    其实这也不算是方豫的独创,几年前海而就在内部实行过这种模式。

    只不过一来海而内部的管理惯性和阻力太大,二来行业也不适合,创新无法转化为收益,最终管理创新变成一地鸡毛。

    最主要的是,海而的推进方式有问题。

    类似海而这种老牌企业,想要管理创新,最好是搞出一个在管辖权上与既有管理层完全隔离的副厂,新建一套“小班子”,副厂搞起来后,再动主干。

    柚子科技显然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说什么“创新驱动”这种大词都是故作高深的胡扯,最主要原因就是公司新、人少、方豫的管理措施能一杆子捅到底,从一开始就搭建起这个管理模式。

    任何一个组织的制度,哪怕一开始很粗糙,但只要建立在一致信任与执行力基础上,就会在实践中逐步“自我强化、自我修补”。

    方豫从0到1设定的制度,天然不会有内部阻力,这是创业公司的最大红利。

    咦?怎么又扯跑题了?

    “你自己的事情,少往我身上推。”

    听到沈舒窈的话,翘着腿躺在沙发上刷手机的陆嘉言不满的噘噘嘴。

    沈舒窈抿嘴一笑,眼睛弯成了两个月牙。

    现在她是真的开心,无论她内心有多强,母亲的事情就像一块大石头,始终在她心里沉甸甸的。

    她此前幻想过最好的结局,也就是母亲老了以后,心态能变得平和,不再记恨父亲,对自己也不再那么苛求。

    但现在母亲的变化,比她幻想的还要好!

    而且原本唯唯诺诺的父亲,也和以前不一样了,如果不是她对自己的父母足够了解,还会以为父母被人夺舍了。

    两人就像是重生了一样。

    沈舒窈从未觉得自己的天空如此晴朗。

    哦,也不是,还有一片乌云。

    沈舒窈不满的看了一眼躺在沙发上晃荡着小腿的陆嘉言,小腿笔直纤细,却又浑圆饱满。

    方豫:你看到的只有一片乌云,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还有云海呢。

    “这是在公司,成什么样子!你给我起来!”沈舒窈看到陆嘉言的悠哉就气不打一处来。

    陆嘉言对沈舒窈做个鬼脸:“要你管,略略略~”

    然后接着躺沙发上刷手机。

    沈舒窈正准备把陆嘉言从沙发上推下去,就看陆嘉言举着手机噌一下就坐了起来,头发都甩乱了。

    “我去!”陆嘉言不可思议的盯着手机屏幕。

    “你诈尸啊!”

    沈舒窈吓得拍了陆嘉言一下。

    陆嘉言震惊的根本想不起来和沈舒窈斗嘴,两眼圆睁,看着手机眼皮都不带眨的:“真的假的!?威廉王子出轨金卡戴珊!”

    ?????

    沈舒窈一脑门子问号。

    什么对什么?

    “你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