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贩夫全神录 > 第541章 昭雪岳元帅

第541章 昭雪岳元帅(3/3)

下豪杰共赴时艰。”

    高宗闻听汪澈所奏,心中怅然若失,他深深知道,死岳飞亦能灭宋室。当即找个借口,宣布退位,把江山交还给太祖一脉的裔孙。这样一来,金国再要对自己无理要挟,必然失效。

    孝宗不愧是太祖裔孙,充满阳刚之气。赵匡胤是他的七世祖,即太祖,他是赵匡胤的仍孙。

    他的烈祖是八贤王赵德芳,赵匡胤第四子。薨于太平兴国六年(年),时年二十二岁,太宗追赠中书令、岐王,后辈的宋朝皇帝追封为秦王。

    戏曲、小说将其演绎为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出现于《杨家将》、《贺后骂殿》、《三侠五义》之中。与寇准一起,是杨家将、呼家将、高家将的保护神。

    秦王赵德芳成为民间的八贤王,就始于孝宗为岳飞平反之后。

    百姓迫切需要有一位惩杀奸佞、保护忠臣的人。为了适应这种情感,戏曲家就给赵德芳加一个身份,让他权衡各方势力,成为监督皇上的贤王。

    孝宗坐着天下,当然喜欢这样的戏曲。而他又是赵德芳的六世子孙,赵德芳就被美化为八贤王了。

    孝宗登基时,已经三十五岁,生于高宗称帝那年,也是拓海九十九侠结义那年,即靖康二年(年)。驾崩于光宗绍熙五年(年),享年六十八岁。

    孝宗名讳赵昚,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高宗赐名赵玮,字元永。因宋高宗无子嗣,查访太祖后裔继承皇统,遂为养子。他是宋朝第十一位皇帝、南宋第二位皇帝,在位二十七年。

    赵昚流淌太祖血脉,他这一支皇室成员,世代以武为先,以文为佐。江山回到宋朝开国皇帝手中,孝宗果然不负众望,行事果决,雷厉风行,颇有马上皇帝威风。

    岳飞被害之际,孝宗时年十五岁,闻听噩耗,与父母在家中燃起檀香,遥拜岳元帅英灵,全家嚎啕大哭。

    此时,孝宗应满朝文武奏请,不顾太上皇如何看法,果断为岳飞平反。恢复岳飞少保阶位,恢复鄂国公爵位。令朝臣寻访岳飞后人及其列位兄长。

    除了为岳飞平反,与岳飞同朝为将的所有老帅、大将全部平反。凡活着的尽数召回朝中,恢复原官,悉数罢黜秦桧党羽。

    要不是太祖的祖训不杀商人、不杀文臣,以孝宗的行事风格,恐怕投降派一党将被斩杀殆尽,成为历史第一号党羽大案。

    一时间,天下万民闻听岳元帅冤狱得平,无不纷纷建起岳元帅祠堂予以祭祀,香烛之耗,无数作坊的香烛原料为之一空。

    三个月后,以至于檀香价格达到五百文一把,一根香就是五文钱,相当于太宗之际的一斤米钱。

    陷落金国的中原豪杰,闻听岳元帅冤案得平,更是如丧考妣,村村都能听到号哭之声,震天动地。

    天下文臣武将、各界豪侠纷纷上书孝宗,称颂天子的奏折如同雪片。孝宗也万分感动,数度悲泣。诏令寻找岳元帅尸骨,要厚为安葬。

    岳元帅于风波亭被害后,狱卒隗顺冒着杀头的危险,将其遗体背出杭州城,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此时,隗顺之子告知朝廷,其父安葬岳飞之前情,朝廷乃将岳元帅以国公之礼改葬在西湖栖霞岭。

    孝宗亲撰悼词,泪眼模糊,数度停笔,还是打湿了帛书。

    那么,岳飞是如何取代姜子牙,成为南宋及元明三代武圣的呢?

    岳元帅三位经商的哥哥岳宁、岳衡、岳遐,两位流落勿里斯,还能找回来吗?孝宗对于岳元帅生前欠下拓海众侠的巨款,还能认账吗?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