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姐夫帮你打天下 > 第1262章 夜渡渭水

第1262章 夜渡渭水(1/2)

    短短数日,绿帽价格暴涨,黑市卖到十金一顶。

    赤眉军奸细趁机大赚一笔,回营交账,徐宣笑得直拍大腿:“本相一石二鸟,既乱敌心,又添军饷,妙哉!”

    刘盆子听完,小声嘀咕:“那……朕能不能也领一顶?朕头小,戴了保暖。”

    徐宣差点一口老血喷出:陛下,您这是要自绿?

    五月二十三,赤眉军夜渡渭水,计划绕长安西南。

    全军偃旗息鼓,人含枚,马衔环,唯独老黄不肯含枚——嚼口布条就翻白眼。

    刘盆子心疼,把布条扯下:“老黄乖,别出声。”

    结果老黄真没出声,只是放了个悠长响屁,“噗——”尾音拖得比号角还长。

    对岸更始斥候隐约听见,以为赤眉主力在吹号角,火速回报。

    长安守将李松(更始帝大舅哥)慌忙调兵向南,正中樊崇调虎离山之计。

    事后,樊崇拍着牛背大笑:“老黄一屁,省我三千兵!”

    刘盆子却惴惴不安:“将……将军,朕的御臀算立功吗?”

    “算,必须算!传令,记‘御臀哨功’一次,赏老黄黑豆加倍!”

    六月初一,赤眉军列阵长安宣平门外。

    刘盆子被推到最前,老黄尾巴上系着红布,像面活体龙旗。

    徐宣授意,让天子亲喊劝降词,理由是“童声清脆,兼带口臭,可扰乱敌心”。

    刘盆子无奈,深吸一口气,双手拢嘴——

    “城里的人听着——朕……朕这里管饭!一日两餐,还有韭菜!”

    口臭顺着风飘上城头,守兵闻之掩鼻,士气瞬间掉三成。

    李松大怒,张弓就射,“嗖”的一箭钉在老黄脚边。

    老黄受惊,再次上演“御驾漂移”,驮着小皇帝狂奔到护城河边,后蹄一滑,“哗啦啦”把刘盆子甩进河里。

    河水不深,刘盆子连滚带爬湿身上岸,头顶韭菜叶两片,手捧淤泥一坨,正好糊住射来的第二支箭。

    城上城下,一片寂静。

    赤眉军先反应过来,齐声欢呼:“天子神勇,以泥挡箭!”

    长安守兵却面面相觑:这仗还怎么打?对面皇帝连泥都自带外挂!

    当夜,赤眉军中军帐。

    刘盆子裹着毯子,喷嚏连天,龙袍搭在火盆边烘烤,湿气蒸腾,熏得满帐韭菜味。

    他摸出怀里那截竹签,已被河水泡得发白,“上将军”三字只剩一点模糊墨迹。

    樊崇掀帐进来,递上一碗姜汤:“陛下,明日我军佯退,引李松出城,您再辛苦一趟,当饵。”

    刘盆子手一抖,竹签掉火盆里,火苗“噗”地窜起,把最后一点“将”字舔光。

    “将……将军,朕要是死了,能不能把老黄带回南山?”

    樊崇大笑:“陛下吉人天相,真要死,也得等进了长安,死在金銮殿上,才够排场!”

    火盆噼啪,灰烬里,竹签化作一缕青烟,顺着帐篷缝隙飘出去,融进夜色。

    刘盆子望着那抹烟,忽然想起老家童谣:

    “放牛娃,莫抬头,一抬头,王冠掉,砸破脚,哭到晓……”

    可如今,王冠没掉,脚却湿透了,哭也哭不出声。

    帐外,更鼓三声,远远的长安城头灯火连绵,像一条不肯瞌睡的巨兽,正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六月初三,赤眉军佯退三十里,李松果然开城追击,结果一脚踩空跌进“韭菜沟”——徐宣连夜命人挖的,沟底插满竹签,竹签上抹了“御膳房”囤了半个月的臭韭菜汁,扎不死你也熏个半死。李松折兵七成,狼狈回城,城门再没敢全开。

    初四夜,樊崇点兵:先锋仍推“牛背天子”。理由充足——陛下目标小、气味大,敌军闻臭远避,可保我军锐气。刘盆子苦着脸把老黄耳尖的红绸系成死结,小声嘀咕:“老黄,今日若立功,朕封你做‘镇国公’,食邑千亩良田,全是苜蓿。”老黄似懂非懂,甩甩尾巴,当场赐他粪蛋两枚,以壮行色。

    二更,长安东门吊桥“嘎吱”放下一半——内应杨宝,原更始帝侍中,早被绿帽谣言吓破胆,趁夜砍断吊桥索,城门洞开。赤眉军一拥而入,火把如龙。刘盆子骑牛当先,老远看去,像一条火龙鼻尖上顶着颗黑芝麻。

    进城第一步,老黄在青石板上打滑,四蹄劈叉,天子仰面朝天滑进城门洞。守兵举火照见,惊呼:“城门自送屁股?妖术!”哗然四散,赤眉兵不战而屈人,欢声雷动:“陛下以臀开路,长安慑服!”

    长安拿下,诸将直奔未央宫。金銮殿上,更始帝早跑没了,龙案翻倒,玉玺滚在墙角,缺了一角,像被谁当核桃钳过。刘盆子被扶上御座,屁股刚沾垫褥,“噗”一声龙椅漏灰——更始帝走时顺手抽走坐垫里的金砂,给你留个洞。

    樊崇大手一挥:“传膳!让天子尝尝长安味!”御膳房太监跑的跑、躲的躲,只剩一个老宦官高吉,抱锅死守。高吉颤巍巍呈上唯一成品:珍珠翡翠韭菜粥。所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