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里将许褚刻画成粗鄙鲁莽,贪勇好杀之人,属实是委屈了许褚。
试想一个毫无头脑的人,如何能在曹操身边如此得其信任,又能在曹操死后,毫无间隙的得到了曹丕的礼重亲信?
要知道许褚在曹操活着的时候,可是从来不给任何人面子的,其中也包括曹丕。
而曹丕有多小心眼,曹洪肯定有许多话想说。
跟许褚一比,曹洪才是真正的力大无脑。
有一点和张飞很像,许褚对士族也是比较尊敬的,因此并没有仗着刘封的宠信而轻视蒯、邓两族之人,更没有想要贪墨他们的功劳。
得到许褚的肯定后,蒯珍、邓梁两人赶忙躬身道谢,随后又奉上了礼单。
许褚脸上闪过一丝不虞,如今战事正酣,他哪里有心思搞这一套。
说实话,刘封对亲信之人还是相当不错的,只要清廉能干,廉洁奉公,刘封都绝不会让他们吃亏。
每年都有大量的财货、粮食、布帛乃至于雪盐、霜糖、香油下拨不算,就是一些珍奇异宝,刘封也很大方的拿出来赏赐给他们。
之前交州进贡,刘封就大赏了群臣,平时的小赏更是不计其数。而且刘封的赏赐往往会考虑到中下层,甚至在绝对数量上,中下层得到的恩赏是绝不逊色于中上层的。再加上严厉的反贪打击,左将军幕府辖区域之内,官吏要比其他地方清廉上许多。
许褚有些看不惯这一套,但也没有撕破脸,而是接过了礼单随意翻看了一下。
没想到这一看,倒是让他有些惊讶。
原来两人奉上的礼单居然不是珍奇异宝,钱财布帛这些财货,而是车马、粮食、猪牛羊鸡鸭这些肉食,再加上搜罗到了酒水、止血药材、绷带等等物资。
许褚惊讶的看了看两人,却发现蒯珍和邓梁也正笑眯眯的看着他。
许褚当即拱手谢道:“两位先生有心了,褚感激不尽。两位先生之功,褚必尽述于我主之前。”
几乎是与刚才话里的意思一模一样的话,可这一次说出来却真心实意的多了。
就蒯珍、邓梁准备的这些物资,不说帮上大忙了,至少一个小忙是跑不了的。
在古代,酒肉财帛可是提升士气的不二法宝。
蒯珍、邓梁露出了满意的笑意,他们精心准备,为的可不就是许褚的这番感激吗?
整个荆州地面,谁不知道许褚是刘封的心腹爱将,贴身保镖。
这次难得刘封将他给放了出来,对手又是上庸申家这么个地方土豪,显然是给许褚刷功勋的机会,能让左将军如此厚爱偏心的武人,蒯珍、邓梁又如何能不细心逢迎。
送走蒯珍、邓梁二人后,许褚当即下令,将酒肉悉数分了下去。
蒯珍、邓梁二人准备的分量很足,许褚又只带了两千人。
因此,许褚麾下十人就能分到一瓮酒,每人可得肉两斤,咸菜若干,米饭管够。
这对于底层士卒来说,简直如同过年一般,当即排出班次,依次进食。
这倒不是许褚信不过蒯珍、邓梁他们,而是刘封军历来如此,在正规化方面做的很好。
值班警戒的士卒也不会吃亏,他们虽然喝不上酒水,但肉食却不会短少他们,而且还有津贴补偿。相比起来,一部分士卒比起喝酒来,其实反而更想要获取津贴。
在房陵休整了一晚之后,第二天天一亮,许褚就带着所部人马继续朝着上庸而去,队伍中多出了一些大车,上面装载的都是蒯珍、邓梁所送的剩余物资。而他们两人也在房陵城中继续筹措粮秣物资,准备迎接后续大军的到来。
房陵距离上庸并不远,比起襄阳至房陵的距离要近上一半以上,道路也要好走许多。
出了房陵之后,许褚先是强行军了两天,赶到了上庸外围,距离上庸不过大半天路程时,安营扎寨,一边休养生息,让士卒恢复体力,一边派出斥候控制周围,封锁消息,同时等待庞统的人手前来接应。
果然,没过多久,庞统的人就主动找了过来,联系上了许褚。
来人是庞家子弟,名为庞绵。
一看见许褚,就从怀中取出一封帛书递了上去。
许褚打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上庸城中的城防图,以及兵力布防图。
许褚登时大喜,当即详细询问起来。
听完之后,许褚对刘封的眼光是叹为观止。
本来许褚还以为庞统只是运气好,出生在了庞家,又正好赶上了刘封要拉拢荆州士族,所以才给了庞统如此殊遇,让他得以和诸葛亮、陆逊平起平坐。
可现在看来,是自己愚钝了。
一个蠢人可没法在申家的眼皮子底下,把人家的老巢情况给摸了个干净,甚至还没惊动对方。要不是担心坏了大计,庞统不敢太过冒险,搞不好都能拉起一支队伍里应外合来抢夺城门了。
其实以庞统外柔内刚,外温内躁的性格来说,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