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父刘玄德 > 第525章 幕府人事

第525章 幕府人事(3/3)

春耕,夏收,夏耕,秋收。

    收获的粮食、赋税立刻就填补上了左将军幕府投入的,料想后年就能全部回本。

    之所以会有如此之高的效率,完全是因为没有中间商吃差价。

    大量的粮食产出,因为左将军幕府的统购统销,使得粮价十分平稳,而山越百姓有了钱,也能够还上左将军幕府给他们的农具、布匹的贷款,甚至还有闲钱购买新的布帛。

    这才有了当年产出,就填上了五分之一投入的奇迹。而明、后年的耕作、桑农也会变得更加娴熟,出产必然更为丰厚,情况也就更为乐观了。

    当然了,若是按照东汉正常的国情和效率,这个时间维度本应该拉长到十年、二十年甚至遥遥无期才对,可见士族、豪强、酋长、大率等中间商在当中吃的有多开心了。

    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到了年末。

    这一年里,刘封老老实实的,除了平叛,没有发动任何一场战事。

    北方的战事也渐渐的平静了下来,袁、刘两军依旧在昧水一线对峙,面对袁军的死守不出,联军似乎并没有什么好办法。

    之前也尝试过过河进攻,虽然昧水既不深,也不阔,但水流却是颇为湍急,这使得浮桥的假设就有些麻烦。

    同时,袁军在兵力上占优优势,又有坚固城池作为依托,最重要的是地形狭窄,这使得联军迟迟难以形成突破。

    如此一来,青州的战事也就平缓了下来,虽然后勤粮草补给烧的双方都极为心疼,但彼此都没有后退的理由,也只能继续这么僵持了下去。

    总体来说,袁绍军还是占了一丢丢的上风。

    别看剧县之战袁军大败,损兵折将八千人,可最后还是稳住了阵脚,没让联军冲过昧水。

    袁绍军作为守方,又是本土作战,在粮食这块上的消耗要明显少于进攻方。

    僵持下来,就是袁军的优势,自然也算是占了上风。

    好在前线占据了剧县、寿光、临朐三县之后,粮食有了前进基地,后期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民夫了。遣散了三万民夫之后,刘备这边的粮食开销也减少了一大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