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进入北海,汇合了孔融、吕布、陈宫、张邈四军之后,沿着大道朝着剧县推进。
五万大军出征,还动员了六万多民夫,其中有五万是从琅琊,郯城等地征发的,青州四家拢共才提供了一万余民夫。
这还是徐州至北海有一段水路可以依托,同时抵消了部分运力,否则民夫数量还要多上几成。
肉眼可见的钱粮源源不断的流出,而且可以预期,征发了大量民夫之后,春耕工作也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所幸一路都是平原,而且有大道可以依赖,粮食的损耗倒是还可以接受。
四月出兵之后,四月中旬,双方兵马就在剧县一带发生对峙。
袁军依托昧水设防,好歹算是依险而守,而关羽则分出大部在昧水一线与袁军对峙,留下一万五千人包围剧县,打算先把这个袁军的钉子给拔掉。
剧县是北海国的治所,但因为四周无险可守,而且百姓凋敝,军力不振等诸多原因,孔融上任之后没多久,就将此城抛弃,转去了西面都昌县驻跸。
后来太史慈突围求援,刘备数百里驰援,也是发生在都昌县中。
剧县的位置紧邻齐国和乐安国,距离两这两郡都不足二十里地,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自然还是我大汉的划分法又立功了。
在青州安定下来之后,剧县为袁军所取,是其重要的东面据点。
有剧县在,乐安国、齐国就有了屏障和遮蔽,不必担心遭受突袭。
此时的剧县得到了一定的修缮,城防还算过得去,城中也有两千袁军防守,抵抗意志颇为不俗。
袁军这边,姑且不谈袁谭政治能力如何,其作为一个将领,其实还算是合格的,只是算不上怎么优秀。
关羽刚包围剧县,与袁谭隔河对峙时,袁谭还能勉强压制住战意,等待战机。
等到淳于琼带着三万援军赶到后,兵力上转为优势的袁谭,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他集结了麾下三万人马,再加上乐安、齐国、平原三郡中还支持他的士族豪强军万余人,准备过河决战。
淳于琼当即反对,作为援军的他,若是贸然过河,胜则首功在袁谭,一旦战败,那他可就成了现成的背锅侠了。
况且淳于琼是袁绍的心腹,又是多年的好友,深知袁绍有废长立幼的想法。
再加上袁谭性格暴躁,刻薄寡恩,淳于琼又怎么可能会为了袁谭去火中取栗?
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袁谭欲以主将的身份压迫淳于琼,可惜的是,淳于琼深得袁绍信任,根本不怕袁谭的压力,居然就这么硬顶了回去。
关键时刻,辛评出来说和。
他和淳于琼也是老友,又是袁谭的心腹谋士,还有河南派的背景,淳于琼于情于理都要给他几分薄面。
双方最后约定,淳于琼支援袁谭五千人,同时率剩下的两万五千人伪装成袁军主力,坐镇昧水防线,牵制关羽军主力。
而袁谭本人,则绕道昧水下游,趁夜渡河,从北面直扑剧县,一旦得手,不但能歼灭关羽军围城的部众,更能一举将联军全部包围在昧水东岸。
原则上来说,袁谭这个方案是不错的,毕竟他拿下青州已有四五年的时间,担任青州刺史都已经整整三年了,理应在青州境内深有威望。
可遗憾的是,袁谭此人作战时尚且勇猛果断,可执政时却糟糕透顶,不但心胸狭隘,反复无常,而且还贪婪暴虐,纲纪废弛,因而激起了青州上到士族豪强,下至黎明百姓的反抗。
这一次行动,调度是在乐安国境内行军,应该是本土作战,本应该十分保密才对。
可袁谭军才刚刚开始行动后不久,袁军异动的消息就已经送到了关羽案前。
关羽当即将情报转予荀攸、郭嘉二人观看,荀攸看罢,当即做出判断,袁谭这是想要自北面偷渡,然后包抄联军后方,目标定然是剧县。
关羽采纳荀攸的建策,将主力悄悄隐藏在剧县至平寿之间的昌平地区,同时在剧县以北的营寨中堆满薪柴。
当袁谭率领自益国偷渡,直扑剧县,趁着夜色攻入剧县北面的营寨后,惊讶的发现帐篷里竟然都是空的。
随后,火光四起,杀声震天。
关羽、张飞、吕布各引兵马杀出,袁谭军猝不及防,被打了个抱头鼠窜。
袁谭麾下悍将吕旷、吕翔兄弟俩浴血厮杀,严敬更是率部反击,死死的挡住吕布的并州铁骑,这才使得袁谭军没有崩溃,更没有被趁势赶下昧水。
不过袁谭军也仅仅只能做到如此这般了,在拼死坚持了两个时辰之后,袁谭军开始支持不住,败下阵来。
好在这会儿袁谭已经重新组织起指挥系统,安排各部缓缓撤军。
对岸的淳于琼有心救援,但隔着昧水,又是夜晚,实在不敢过河,要是他这边在过河途中再被联军偷袭,半渡而击,那整个昧水防线可就要崩溃了。
青州西部本就是一马平川的地形,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