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了片刻之后,刘封下定决心,跟周瑜写起了回信。
在回信中,刘封建议周瑜依旧以说降为主,军事攻击为辅,最好不要伤害朱皓的性命,若能活捉,则火速送往山阴。此外,刘封还特地提了华歆的名字,让周瑜可以请虞翻出马,游说华歆。
在写完给周瑜的书信后,刘封又拿了一份空白的绢帛开始书写,朱皓的问题,恐怕还要动用朝廷这边的力量了。
倒不是朱皓有多难对付,实在是时间上有些紧张。
如今已经是建安三年五月(公元198年),明年三月,公孙瓒就完蛋了,六月袁绍就开始南下了。
从时间上就可以看出袁绍几乎是马不停蹄的就来找他的好兄弟曹操了,哪有什么犹豫不决,拖拖拉拉。
在这点上,袁绍纯粹是押宝给押炸了。
袁绍本以为刘备有徐州坚城在手,又有兵马上万,粮食也能支持个小半年,怎么都能拖住曹操半年以上。
袁绍的计划十分完美,想着曹操不知死活的先去讨伐刘备,那自己就假装儿子生病,偷偷先做准备,等你曹操到了徐州,我再突然出手,到时候可就是天胡开局了。
结果刘备别说半年了,连半旬都没坚持住,曹操一到,刘备就崩了,带着十几个随从绕道琅琊北上青州,投奔袁绍去了。
曹操平定了刘备之后,火速返回黄河一线,正好赶上袁绍的大军南下,尽显名将风采。
刘封这些年紧赶慢赶,可谓是马不停蹄,到如今总算赶在袁绍南下之前,基本平定了徐州、扬州,占据了大半个豫州,有了北地三国的资本。
不过接下来,他的事情依旧不少,江北的旱情,军队新一轮的扩编和整编,再加上扬州的安定,时间却已经只剩下了一年。
如今刘备军光是主力部队就已经突破了十万人,再加上各路降兵、部曲、青壮,恐怕已经高达二十余万了。
刘封想的是编练一支最精锐的部队,包括铁甲军六千人(配备铁甲一千套、全身皮甲一千套,胸甲两千套),铁浮图一千骑(配备铁甲、铁马甲一千套,战马两匹,驮马一匹),精骑三千(配半身皮甲三千套,皮马甲三千套,战马一匹,驮马一匹),精锐射手四千人(一千弩手,一千弓手,两千护卫及辅兵),炮兵营四千人(以十二个炮组为核心组件的器械营)。
但凡勇士,都得与勇士同行才能发挥最大的战力。
一个勇士和九个懦夫一起打仗,有十分之一的概率是勇士激励起了懦夫一起拼搏,而剩下的十分之九的概率,则是懦夫把勇士给带崩了。
但勇士和勇士一起打仗,那就是大家互相奋勇争先,互相比拼功绩,谁哪怕是跑的慢了点,立刻就会遭到其他勇士的一致鄙视,所爆发出来的战力是极其惊人的。
正是这样的部队,往往能够血战到底,伤亡率只会激发他们的凶悍和决死。
刘封目前考虑的还不够成熟,但上述的几个编制是他已经下定决心要进行编组的了。
同时,他也在去年年底,就开始命令徐州那边继续扩产,并且围绕这些部队所需要的军械进行加班加点的增产了。
这些部队抽调人员,重新编组,训练磨合都需要时间。
好在如今情况也有了变化,曹操和袁绍的关系依旧在不断恶化,只要刘备不主动冒头,袁曹之间是迟早要撕破脸的。
另外,公孙瓒那边也有一些机会,毕竟历史上公孙瓒输的也挺可惜的,只是一念之差。
万一公孙瓒真采纳了自己的建议,说不定他就又能苟过一年了。
甚至公孙瓒都不用做对选择,只要足够怕死都行。
公孙瓒死的时候都有兵马两万余众,只是其中心腹铁杆在出城最后一搏时全军覆没了,逼的公孙瓒最后只能逃回去自焚。
但凡公孙瓒怕死一些,不想出城击败袁绍,就死守不出。
凭易县那都被修成堡垒群一样的坚城要塞,袁绍想要啃下来,没个一年半载可能吗?
哎,还是时间太紧了,自家老爹的底子太薄弱了啊。
除了周瑜这一路以外,其他各路俱是捷报频传,尤其是赵云这一路,此时已经占领了永宁,距离东冶县只剩下最后一程,相当于后世温州至福州的距离。
不过想到朱皓那蠢货,刘封也觉得自己不能太过乐观了。
东冶可是在原时空里可就凑出了两三万人抵抗孙策军,希望朝廷这块牌子多少有点效果吧。
********
贾逵入主上虞之后,吴范、魏滕等人出力极大。
可千万别小看魏滕这人,虽然在史书上其人留墨不多,而且还和吴范联系很大。
然而魏家在会稽中也是一等一的士族豪强,只是这二十年来不曾出过两千石,再加上林、焦等家族的兴起,这才遮掩了一些魏家的光芒。
吴范原先跟刘封保证,他能凑出三千石以上的粮食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