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周极品公子 > 第一百零六章 小聪明,太年轻

第一百零六章 小聪明,太年轻(1/2)

    “海禁!”

    太子话音刚落,群臣顿时心底一颗惊雷。

    最初,因海上倭寇盗徒横行,为了保障沿海边境安宁,大周实施海禁,至今已有数百年。

    虽说朝廷严令“片板不得下海”,但海上贸易利益甚巨,为了牟利,许多世家门阀和朝廷官员都私下进行交易。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仅能赚钱,还可以不向朝廷交税,所有人都能赚的盆盈钵满。

    坏处也很明显,那就是不合法,但是当朝堂上的三公九卿也参与进来,那这个坏处就相当于没有了。

    久而久之,大海便成为这些人的后花园,甚至连皇帝都不容染指。

    远的不说,就正统帝他老子,天启帝曾欲开海禁,结果招致朝廷从上到下的一致反对,甚至有御史当堂撞死在柱子上,临死之前,骂天启帝不尊祖制,枉顾百姓,乃昏聩之君也。

    这件事情经读书人的嘴传遍天下,一时之间,在天下百姓眼中,天启皇帝就成了昏君之中的昏君。

    天启帝无奈,最后甚至被逼的下了罪己诏,那些朝臣才肯罢休。

    所以,“海禁”一词,堪称是朝堂之上的禁忌话题。

    然而,太子偏偏就提起来了。

    这一提,无疑踩到了满朝文武的尾巴。

    “殿下,海禁乃是祖制,岂能轻开。”

    “是啊,殿下,海禁一开,将沿海数十万百姓的性命置于何地啊。”

    “殿下,糊涂啊……”

    没有人带头,朝臣纷纷出言,严词厉色,仿佛太子捅了天大的篓子。

    姬乾面色不变,等大殿上声音逐渐小了下去,而后眉毛一立,一双眸子扫过众臣,厉声道:“孤问问你们,打下这大周的江山是哪位先帝?”

    众臣一滞,顿时安静下来。

    “孤告诉你们,是成祖皇帝。成祖一朝,从头到尾不曾有海禁,你们口口声声说海禁是祖制,可有将他老人家放在眼里?”

    “臣等不敢。”这帽子扣不得,群臣当即纷纷跪地。

    御史大夫秦源高声道:“殿下,成祖时期,倭寇不显,海上平和,自然不曾有所防备。然明祖皇帝在位时,倭寇侵扰海边,百姓枉死者无数,于是明祖令片板不下海,寸货不入番,而今海上流寇甚多于明祖时期,当尊明祖之制,是以祖制也。”

    秦源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群臣顿时寻回了理。

    姬乾冷笑道:“那孤便不明白了,成祖时期海贸大盛,明祖时期更进一步,这才召来倭寇觊觎,而今海禁数百年,海上连一只小船的影子都不见,为何流寇反而还变多了呢?”

    群臣又是一滞,太子何时变得这般牙尖嘴利了?

    此时,薛献开口道:“殿下,那便该问流寇去了,臣等也不知道。”

    此言一出,群臣心里乐了,殿下还是太年轻啊。

    太子气的脸色发白,怒道:“何须知道缘由,我堂堂大周,因为一些个流寇侵扰,便如此畏畏缩缩,连国门都不敢打开,传出去,没得让天下人笑话。依孤看,有多少流寇,尽皆诛之,这才是堂堂天朝应有的样子。”

    “放肆!”正统帝怒拍龙椅,厉声道,“太子,你这是在责怪朕,责怪历代先帝?”

    群臣冷笑,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啊,天真,太天真。

    姬乾慌忙道:“父皇明鉴,儿臣万万没有置喙父皇和先帝之意,只是实在不忍看到,我大周留着大海这等利器不用,却一味加重内负之行为。”

    正统帝气笑了:“何为内负?十五税一便是内负?”

    “自然,”姬乾道,“若能复回成祖时开海之制,我大周何愁国库不丰,民生不起。”

    群臣心里此时只有一个念头,太子疯了!

    为了替自己三十税一的错误作为寻个理由,竟要和自己的父皇死磕到底。

    这时,便听正统帝冷笑道:“好啊,那你便去清海,若是大海之上再无流寇,朕便开海。”

    说完,冷哼一声,甩袖离开御座,往后堂去了,明显是被气的不轻。

    刘喜见状,急忙高喊一声“散朝”,紧随正统帝而去。

    群臣便见太子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白一阵,半晌,方才咬咬牙,大声道:“你们可听见了,若孤能荡平流寇,便开海禁,你们可答应?”

    姬乾话虽如此,可那副表情,却仿佛就在跟群臣说,你们快拒绝,快拒绝,让孤有得台面下。

    群臣笑了,齐声道:“臣等无异。”

    太子面色更加涨红了数倍,像一只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猴子,再也无颜待在殿上,匆匆离去。

    群臣打赢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仗,虽然赢太子这样的“黄毛小儿”没多大意思,但还是很心情愉悦的。

    尤其是薛献,太子这般与正统帝相闹,真是自断根基啊,愚蠢……

    就在这时,一个大臣忽然疑惑道:“哎?今儿不是议的商税之事么?怎的最后变成海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