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名将,夏侯渊胞兄,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初期随曹操起势,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夏侯惇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夏侯渊: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名将,夏侯惇胞弟,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初期随曹操征伐,官渡之战为曹操督运粮草,又督诸将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后率军驻凉州,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张鲁降曹操后夏侯渊留守汉中,与刘备相拒逾年,于定军山被刘备部将黄忠所袭斩杀。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东汉末年名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致使晚节不保。关羽败亡后,于禁从荆州获释到了吴国。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遣还于禁回魏,却遭受魏国众人嘲笑,羞愧病逝。
庞德:字令明,东汉末年雍州南安郡狟道县(今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人,东汉末年名将,约在初平年间投奔马腾帐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屡立战功。建安年间,庞德跟随马超征战平阳,抵御袁将郭援、高干,亲斩郭援。每次出征常冲锋陷阵,勇冠凉州三军。后几经辗转,随张鲁归降于曹操麾下。219年,庞德协助曹仁抵御关羽。两军对垒期间,常骑白马驰骋奔杀,一箭射中关羽前额,被关羽军称作“白马将军”。时值汉水暴溢,他率诸将与关羽殊死搏斗,箭镞射尽,又短兵相接。而他格斗益怒,胆气愈壮,力战多时后因小舟被洪水打翻为关羽军所擒。关羽敬重他的刚毅威武,以封将劝降,但他却怒目不跪,怒斥关羽,最终殒身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