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徐晃并没有击溃关羽,关羽依旧有实力围襄阳。
我用兵三十多年,所有知道的古代擅长打仗的人,没有鹿角十重还能攻进去的。
先看一下徐晃的兵力,一开始徐晃大概5000人左右,“徐晃所督不过五千“。
实际上,曹操暗中又派遣“又密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达到了四万多。
徐晃利用关羽“各屯相距三里“的防御弱点,先用‘声东击西’,佯攻围头屯,主力突袭四冢。
在围头设立实际人数3倍的旌旗,制造主攻围头假象:“扬声当攻围头,而密攻四冢“。
猛攻之下,关羽率领5000步骑援救。
关羽从围头至四冢需两个时辰,徐晃用1.5个时辰攻破四冢,然后主力军对战关羽援军,在军队数量、士气、地形上已胜出。
关羽在接到徐晃心理战的书信后,将3000骑兵调回江陵防守,加上水淹后行军困难,固延缓了救援。
且未料到曹操又派遣3万多援军,多重因素下被击退。
而关羽5000人中步兵居多,在撤回鹿围时,被徐晃追击跟随进入防御工事,最终大败,溺死汉江者数千。
但,关羽北伐主力为水军,主力并未受损,故继续南下围襄阳。
徐晃也未敢南下追击,因为军区司令曹仁的船都被干没了。
“曹操听后大喜,给了徐晃军符,并夸赞徐晃妙计了得。后曹操亲自到阳平关撤出汉中的军马。”
“建安二十四年,镇守荆州的蜀前将军关羽率主力北攻荆襄地区,征南将军曹仁去征讨关羽,驻扎在樊城,曹操派徐晃协助曹仁讨伐关羽,在宛城驻军。”
“同年八月,汉水暴涨,于禁的部队被洪水淹没,关羽趁机将曹仁围困于樊城,又包围了襄阳困住将军吕常。”
“当时徐晃的手下多是新兵,很难对抗关羽的军队,他便率兵驻扎在阳陵陂。”
“曹操又从邺县返回阳平关,派遣将军徐商、吕建等人去和徐晃会合,下令集结兵马再进攻。“”
“敌人屯据堰城,徐晃假作挖掘堑壕,一副要断敌后路的样子,敌军果然中计烧毁营寨逃走。”
“徐晃趁机占领了堰城,两处营寨相连逼近到距离敌营围困之地仅三丈左右的地方。”
““之后曹操陆续派殷署、朱盖等合计十二个营的部队都到徐晃这里会合。”
“此时敌人驻扎在围头,在四冢也有驻军,徐晃便虚晃一招,扬言要进攻围头,实则暗中攻打四冢。”
“关羽眼见四冢即将被攻陷,亲自率领五千精兵出战,徐晃迎战。”
“因为此前关羽和徐晃关系很好,于是战前他们遥远对话,只说平生,不论军事。”
“两军交战后关羽被打败退去,徐晃紧追不舍,尾随关羽突破到了敌军的包围圈内,趁机大败敌军,很多人被迫跳入沔水而死。樊城之围就此解除。”
“关羽兵败后率军退到汉水以南,此时蜀军的舟船仍然占据着沔水,隔绝了他想要去襄阳的水路,而孙权趁机偷袭关羽的后方,关羽只好率军南返,襄阳之困也就此解除。”
“曹“操知道后,大赞徐晃,认为他的功勋要超过孙武和司马穰苴,在徐晃带队凯旋后,曹操亲自出城到七里之外的地方迎接,为徐晃设宴庆祝。”
“宴席上,曹操向徐晃劝酒,表示能保住樊城、襄阳都是他的功劳。”
“当时各路军队聚集在一块,曹操巡视的时候有士兵离开队列来看,而徐晃的军队队列整齐,士兵岿然不动,曹操认为徐晃有周亚夫之风。”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在洛阳崩逝,曹丕即位为魏王,册封徐晃为右将军之职,赐爵逯乡侯。”
“曹丕登基称帝后,又晋封徐晃为杨侯,命令他和征南将军夏侯尚一起到上庸去讨伐刘备,他们顺利击破上庸打败了刘备。”
“之后魏文帝任命徐晃在阳平关镇守,转而封他为阳平侯。”
“等到魏明帝即位后,因为徐晃在襄阳抵御吴国将军诸葛瑾有功,朝廷为他增加食邑二百户,“加上以前的共计三千一百户。”
“后来徐晃病重,留下遗言要用平时穿的衣服收殓他。”
“太和元年,徐晃去世,朝廷为其上谥号壮侯,他的儿子徐盖继承了爵位。”
“徐盖死后,由儿子徐霸袭爵。明帝拆分了徐晃的食祀,封他的两个儿孙为列侯。”
“正始四年秋七月,徐晃配享太祖庙庭。”
苏轼:徐晃河东解良人,与关羽是同乡。
出身小吏,在重视出身门第的东汉社会,地位卑微,本无出头之日。
适逢乱世,徐晃也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出人头地。
徐晃最开始在杨奉帐下,杨奉因护驾有功封车骑将军,徐晃担任骑都尉,受封都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