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不从圣 > 第1163章 抵达儒山

第1163章 抵达儒山(1/2)

    ......

    ......

    儒山最近很安静。

    并非是什么如临大敌的安静,更像是难以置信的沉默。

    会谈的具体内容虽然还没有完全流传开来,但有关于儒圣跌境的消息,却已经在全天下传递开了,无数势力,无数修道者,乃至于无数普通人,都为此感到震惊。

    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普通人也很清楚自六境跌落至五境意味着什么,只是相较于修道者他们更不容易理解为何会发生跌境这种事情,也无法判断儒圣跌境以后儒山会发生什么。

    儒山弟子很清楚会发生什么。

    尤其是听说,君上前不久,好似走出了海底深宫,不知去向。

    哪怕知晓北海之主亲自出手对付儒山这种事情并不可能发生,儒山许多人依然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其实更多的儒山弟子对此都是没什么担心的,势力与势力之间的争斗,首先看中的就是利益,也就是是否有好处。

    北海如今对儒山动手,自身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好像什么都得不到,既然什么好处都没有,北海也不是傻子,为何要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所以说,儒山绝大部分人,包括山脚下学宫里的无数读书人,之所以会沉默紧张,完全是因为对儒圣的跌境感到震惊和迷惘,还有不安的担忧。

    这种担忧并不知道出自哪里,但就是会有担忧。

    这实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毕竟是一位六境跌境,发生这种事情,任何人都会感到忧虑的。

    只是会谈的结果还算好的,这种结果让他们心中的忧虑多多少少能够减轻一些,但儒山弟子包括山脚下学宫之中的那些读书人偶尔抬起头看向儒山之巅的目光,依然还带着复杂。

    画圣和梁借主持着儒山的大小事情,在他们的引领下,倒也慢慢的从儒圣跌境的忧虑中走出来一些。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来到了儒山,甚至就连圣朝都有一些读书人来了这里,他们在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对于儒山的支持。

    对于这无数读书人心目之中圣地的支持。

    在这些身影当中,还包括李子冀。

    从天山门会谈结束之后,他就有着来到儒山的打算,只是因为青瓶的事情从而耽搁到了现在。

    他乘坐着一驾马车,在儒山山脚停下,掀开车帘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读书人,似乎和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一般无二,只是相较于初次来此,少了很多热闹。

    那些争论的读书人,以及某处开着小文会的地方,都能够看见不少人脸上偶尔闪过的分神。

    纵然画圣和梁借在引领儒山弟子朝着好的方向走,可儒山之主跌境这种事所带来的影响,第一时间还是无法抹平的。

    李子冀并未立刻下车,或许是因为方才悼念顾春秋不久的缘故,现在旧地重游,他的心里又浮现了一些当初的回忆。

    他转头看着一处方向,他记得很清楚,那时候的东方木就站在那里和一位读书人争论一字之差的事情。

    跟着他又抬头看向了儒山之巅,想起了观圣卷,然后想到了浊世之中的那位老道士,那二百多年的时间至今回想起来依然是那般的漫长和真实。

    抿了抿嘴角,李子冀走下马车。

    来往儒山脚下的人很多,正如同出入南林居主阁的人很多,谁也不会特别去注意某一个人,可李子冀终归是不同的。

    他在这世上名声极大,但整个天下,有两处地方他的名声是最大的。

    其一自然是长安城。

    其二,就是儒山。

    所以当他走下马车的时候,顺着山下道路朝着山上走去,在途经学宫的过程中,还是被人认了出来。

    “李县侯?”

    不知是谁惊声喊了一嗓子。

    这一嗓门声音极大,穿透力极强,几乎是立刻就吸引了四周范围内的人,无论是正在争论的,皱眉苦思的,还是聚在一起举办小型文会的,都被这一嗓子给吸引了过来。

    然后就是此起彼伏的各种惊喜声音。

    “李县侯?”

    “李公子?”

    “竟是李公子来了儒山?”

    最开始被吸引而来的只有四周一定范围内的人,可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声音越来越多,传递出去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广。

    渐渐的,几乎所有人都知晓李子冀来了儒山,包括那些儒山弟子都为此感到惊喜莫名。

    那一张张面容,一道道目光,全都带着惊喜之色,好似连日以来的担忧和颓然,都在这一刻被一扫而空。

    李子冀承受着这些目光,承受着那一双双目光中的希冀和喜悦,他对此报以微笑,站在那里与众人轻声交谈着。

    半山腰,大儒梁借就站在那里看着,身旁还有几位儒山的五境长老,此时此刻,那几位五境长老脸上连日来紧绷的情绪,方才总算是得到了缓解。

    “他到底还是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