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1395章 君子

第1395章 君子(2/3)



    事涉家族,崔仁师思考的东西太多,也是有些乱了方寸。

    得亏有孙伏伽提醒。

    孙伏伽连忙起身,伸手扶住了崔仁师。

    “崔兄,先坐下说。”

    崔仁师点头。

    “你我,都是参加过朝廷考试的人。”

    孙伏伽是参加科举,中状元。

    而崔仁师,是武德年间参加制举,从而入朝为官。

    若论起点,崔仁师的起点可比孙伏伽高许多,毕竟出身摆在那里。

    朝廷用人,也是要看出身的。

    而崔仁师中举之后,调任管州录事参军,不像孙伏伽,隋末从小吏做起。

    这就是世家出身,为他带来的便利。

    “对于我这样的读书人来说,前途难得啊。”

    “但是崔兄不同,你的出身,你的才学,注定入仕之后,就会站在高处。”

    “不低头,就看不到下面的读书人,有多难。”

    崔仁师认真的听着。

    他也在思索,五郎做出的这件事,断书院的前程。

    崔家何必这般在意?

    莫要说一个书院,整个大唐,多少书院?

    崔家书香世家,钟鸣鼎食延续几百年,又岂会是几个书院就能撼动的?

    他怎么想的?

    即便是书院里真出了优秀的人才,那又如何?

    当今天下,谁人不以娶世家女为荣?

    办法多了去了,路多了去了。

    却是选了最昏的招。

    “来到这里,今日是第三天了。”孙伏伽语重心长的说着:“崔兄一直都没休息好啊。”

    崔仁师惭愧一笑。

    自己平日行事公正,守君子之道。

    而在如今关键时刻,却是平日里自己积攒下的人品,发挥了作用。

    否则,孙伏伽不会这么好说话的。

    孙伏伽的出身,与他这种世家出身的人,就不在一条路上。

    “说起来,在知道这件事跟自家人有关系之后,我的心情也是相当复杂啊。”崔仁师说道。

    最近这两天,他的心理负担太重了。

    这些孙伏伽都是看在眼里的。

    而如今两人坐在一处,坦诚布公,崔仁师能有人可以倾诉,心里着实也是轻松不少。

    孙伏伽的人品他亦是信得过。

    “说起来,恐怕想要针对的,重点不是书院,而是这个庄子,而是泾阳王殿下吧。”孙伏伽感慨说道:“很多人,在泾阳王殿下这里吃亏了。”

    “因为一些买卖。”

    “说句不好听的,虽然泾阳王殿下没有做什么,可是,对于一些人来说,没有占到便宜,那就算是吃亏了,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发财,别人吃肉喝汤,自己只能闻味道,这种感觉,还是很难受的。”

    崔仁师年轻的时候读圣贤书,如今在朝中做官。

    家族中的产业,用不着他费心,自然也不会上心这些“腌臜”事。

    可是现在听孙伏伽这般说,心里还是难免多出几分羞愧。

    毕竟,事情是真真的做了的。

    身为崔家人,享受了身为崔家人的优待,花费的每一文钱,都是族中产业挣来的,他没有那个资格去置喙家中产业的问题。

    既然享受了权利,就应该为此担当起责任。

    世家子,都是如此。

    “于是乎,集中在这里的目光就变得多了起来。”孙伏伽缓缓说道:“崔侍郎,只是看清楚书院这一件事,是不够的。”

    崔仁师拱了拱手。

    “多谢孙兄提醒,我明白了。”崔仁师应声。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看到问题的根源,看清楚事情的本质。

    “我下午,就去泾阳王殿下的宅邸,去拜会太子殿下和泾阳王殿下。”

    孙伏伽微微颔首。

    吃完午饭,崔仁师不敢耽搁,自行骑马前往泾阳王在庄子上的宅子。

    最近这几天,李承乾算是闲散了下来,下午天气好,就带着弟弟妹妹在后院戏水,在树屋里读书。

    他很喜欢坐在高高的树屋里,偶尔看看远处的风景,在树荫当中读书,感觉别有一番风味。

    李复就在廊下的阴凉处坐着,看着这帮孩子们。

    偶尔李韶也会带着孩子到这边来。

    小桃来到廊下。

    “郎君,赵叔说,大门外有人来求见太子殿下和郎君,来人自称是刑部侍郎崔仁师。”

    “崔仁师?”李复微微挑眉。

    “让他到前厅等候吧,我和高明这就过去。”

    “是。”小桃应声。

    李复起身,看向树屋。

    “高明。”

    扯着嗓子喊了一句。

    坐在树屋外的李承乾闻声朝着自家王叔这边看过来。

    “下来,有客人到了。”李复笑着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