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1348章 两金制

第1348章 两金制(1/2)

    闻言,站在告示栏旁边的学生继续读了下去。

    众人在听到后续的解释后,气氛热络了起来。

    “原来如此。”有学生的眼神亮了起来:“那岂不是说,只要我们努力学习,成绩拔尖,就有机会拿到奖学金?”

    “没错。”年长的学生点头:“不过,奖学金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拿到手的,各项成绩优秀,且品性良好,经过先生们的认证才行。”

    “我看,这个贫困生补助金也挺好的,咱们书院里,有一些同窗,家境不太好,但是他们的成绩不错,虽然达不到拔尖,但是他们很用功,很勤奋,属于上游了,如此一来,就不用担心在书院里的费用问题了。”

    “是啊是啊,书院的先生们为咱们考虑的很周到了。”一名学生感慨着:“先生们提出来,陛下亲自批准,还是从宫中的内帑拨调钱粮呢,那可是内帑,陛下的私库,也就是说,咱们的奖学金,还有资助的贫困生,都是陛下掏钱。”

    “老天爷,陛下真是仁德。”

    学生们纷纷赞叹着,脸上满是崇敬的神色。

    “我等更应该努力读书,好好学本事,将来能够报效朝廷。”有学生目光坚定且带着几分狂热。

    “没错,没错。”

    此言一出,学生们纷纷响应。

    “哪怕我没有那个本事入朝为官,将来去了分院,学了本事,能做出更精良的器具,也是好的。”

    “对啊,我要精研医术,跟着孙神仙好好学。”

    在场的学生们,他们的志愿也并非全都是就读文学院,大多数还是选择了进分院,学一门本事。

    两金制度一出,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斗志。

    这可是陛下亲批。

    陛下对他们这些学生,很是上心。

    那可是陛下啊!

    学生们的眼神都亮亮的。

    学生们欢腾着。

    不管是奖学金还是贫困补助,要是合格的话,也能为家中减轻不少负担呢。

    人群里,一名身着朴素衣衫的学生,仔细看过告示,眼神里止不住的激动。

    杨山正是书院的学生里,家境最为困难的学生之一,平日里在书院读书,还要在书院里做零工,不仅仅要在食堂帮忙打杂,还要做一些书院里的打扫工作,挣点零钱供自己读书,甚至还省吃俭用补贴家用。

    他的家中,只有父亲和身体不好的祖母,父亲在外做工,虽然也挣钱,可是祖母治病的花销,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是父亲还是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将自己送进书院,就是为了让自己读书认字,将来不再像他一样,在工地上做出力气遭罪的活儿,哪怕命运只改变一点点,都是好的。

    杨山知道进入书院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因此,他比别人更加努力,读书努力,在书院里做事也努力。

    而如今,看到贫困生补助金的告示,他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暖流。

    两金制度,给他带来了希望。

    至少,不用在今年夏天结束后,就终止自己的学业,收拾东西离开书院了。

    哪怕是进入分院,也能够继续学本事,一边申请补助,一边在书院做事,这样下来,省着点,完全能自己供自己学习的费用而不依靠家里。

    若是自己再努力一些,说不定还能拿到奖学金。

    “太好了,这下,我能够留在书院里学习了,太好了.......”杨山眼眶微微发红,低声喃喃着。

    旁边的一名同窗注意到了杨山的神情,上前一把搂住了杨山的肩膀,笑着拍拍他的肩膀。

    “大山,这下,你终于可以留在书院了,不用再为费用发愁了,咱们一起努力!”

    杨山用力的点点头,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恩,我一定加倍努力,不辜负书院厚待,不辜负自己,也不辜负家中。”

    书院的学生们趁着下课的时间,都围绕在了告示栏前,议论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而欢快。

    这书院里,来读书的,大多都是普通庄户家的孩子,家境优渥的,属于极少数了。

    程处弼,尉迟宝琪他们见到这场景,也是感慨一声。

    “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对于他们,都是得来不易的。”程处弼目光复杂。

    程家的孩子,调皮捣蛋一流,也喜好吃喝玩乐,喜欢享受。

    但是在程咬金的棍棒下,他们的本性不差,还是很善良的。

    而在书院里读书,接触这些同学,这么长的时间,也纠正了程处弼原本一些错误的想法和观点。

    “我们的习以为常,也是父亲那一辈,用命拼杀出来的。”尉迟宝琪淡定的说道:“带兵打仗,上战场,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尉迟宝琪没有那么多的感慨。

    人,付出多少,收获多少。

    为子孙后代计,祖上多累积,儿孙多享福。

    “你这个人,还是这么会破坏气氛。”程处弼无奈说道:“你这脾气,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