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魏读书人 > 第二百四十七章:佛门来袭,城外诵经,佛陀异象,许清宵诵经

第二百四十七章:佛门来袭,城外诵经,佛陀异象,许清宵诵经(4/7)

清宵暂时放一边。    要去一趟平安县,才能知晓所有的事情。    眼下,先问清楚一些其他事情再说。    “这不是天地文宫。”    “天地文宫已经彻底不复存在。”    “王朝阳的确有问题,他身后有人,或许就是一直盯着你的幕后黑手。”    “不过你当真要小心一些,他只是鱼饵,结局注定很惨。”    荀子给予回答。    很多事情,他也不是全知全能,但唯独知晓的是,王朝阳所在的文宫,绝对不是天地文宫。    而他,只是鱼饵罢了。    “鱼饵。”    许清宵瞬间明白这是何意,有人想要借助王朝阳,将自己引诱出来。    就好像荀子特意写了一些大圣人的事迹,把自己骗出来了。    当然荀子也不是骗,他写的是事实,是自己沉不住气罢了。    “那可以先不管这个王朝阳吧。”    许清宵问道。    只是荀子摇了摇头,看向许清宵道。    “不。”    “要管。”    “而且要压制住他。”    “守仁,有一件事情,难道你不好奇吗?”    “一尊二十岁的亚圣,老夫倒不觉得什么,可三千位大儒,你难道一点都不好奇吗?”    荀子缓缓出声道。    此话一说,许清宵当真有些好奇了。    是啊。    二十岁的亚圣,这个可以理解,这天地之间,生灵亿万,总会有一两个天赋极高之人。    但三千位大儒就有些与众不同。    朱圣一脉鼎盛时期,或许有三千位大儒,可这是数百年的积累。    王朝阳怎么有三千位大儒?    难不成大圣人给他留的?    他口口声声说大圣人是他的祖父,也就是他的祖先,在大魏当中,祖先也可以称呼为祖父。    这倒没什么。    就算大圣人是他祖父,给他留下很多圣人手札,世世代代培养出一位亚圣,这些都可以接受。    三千位大儒。    这就很奇怪了。    “先生的意思是?”    许清宵皱了皱眉。    “朱圣前脚杀完了这么多门徒。”    “后脚王朝阳便携带三千大儒。”    “这当中若说没有巧合,你信吗?”    荀子开口,将矛头再一次指向朱圣,只是这一次,许清宵找不出任何辩解的理由。    因为的确如此。    朱圣杀完这么多门徒,结果马上出现三千大儒。    这要是没点猫腻,许清宵自己也不信。    这一次,理由不牵强。    许清宵自己也有所怀疑,但许清宵并没有怀疑朱圣是幕后黑手,只是认为有人借助这次机会,做了一些手脚。    如若换这个角度,那还真的有一定可能。    “守仁,老夫知晓,很多事情你不能接受的原因,是因为你不知道,他们到底想要做什么。”    “不过有些事情,你不知道是一件好事。”    “他们布局了几百年,到底想要做什么,也不是我等能知道的。”    “但终究离不开长生。”    “如若不是长生,老夫也想不到,他们为何付出这般代价。”    “不过,有些事情,守仁你莫要忘记。”    “大魏文宫当初脱离。”    “是想要造圣,如今王朝阳归来,也是为了造圣。”    “谁想要造圣,老夫不清楚,但造圣一定是有理由的。”    “王朝阳来大魏,无非是想要重新建立新的儒道势力,想要借此成圣。”    “此人,你必须要将他彻底压死。”    荀子极其认真道。    “不管如何,大魏,你必须要牢牢掌控,只要大魏越来越强,国力越来越强,那么所有的阴谋诡计,在你眼中都是云烟。”    “当然,若是你能成圣,亦或者成为一品,那么很多事情就好解决了。”    “只是,当你踏入儒道二品之时,属于你的危机,将会彻底到来。”    “你要好好想清楚,也要好好想明白。”    “幕后黑手,是不是朱圣,老夫没有十成把握。”    “第四代圣人是否活着,老夫也没有十成把握。”    “很多事情,需要你自己去判断,也需要你自己去衡量,是对是错,皆是由你自己判断的。”    荀子出声,这是他唯一的建议。    到底是什么情况,别人说了不算,唯独自己了解,才是真正的明白。    不然,荀子说是朱圣。    朱圣说是第四代圣人。    倘若有一天,第四代圣人出来,说是荀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真要去想,一辈子可能都想不明白。    还是要看一步走一步,不过荀子说的没错。    自己背靠大魏,只有大魏彻底变强了,那么这些都不算什么。    当然,自己变强,也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唯二的选择。    要么自己晋升一品。    要么大魏一统中洲。    不,是一统天下。    而一统天下的关键点,就是神武大炮。    “多谢先生赐教。”    许清宵朝着荀子一拜。    不过许清宵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敢问荀子,您到底是谁?”    许清宵问出了自己心中的问题。    荀子为何知晓这么多?    他又是谁?    听到这话,荀子很淡然,将鱼线丢进湖中,缓缓出声道。    “以后你会知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