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
大魏读书人 > 第二百零七章:朱圣十二册,许清宵悟圣道,惊天异象!【求月底月票】
第二百零七章:朱圣十二册,许清宵悟圣道,惊天异象!【求月底月票】(3/7)
大儒说不上话来,最多可以提点意见,可最终的权力,还是在那帮人手中。 书房内。 许清宵望着油灯烛火,这些道理他逐渐明白了。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可实际上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利益决定一切,屁股决定脑袋。 而且任何势力做到这个程度,都会这样发展。 把文宫当做一个产业来看,很多事情一下子就明朗起来了。 文宫越来越好,地位越来越高,那么加入文宫势力的朱圣一脉,自然地位也越来越高。 某某国掌控军权,国君强势无比,不尊儒生是吧? 我打不过你,可文宫一张旨意下来,天下朱圣一脉的读书人,骂不死你。 天下读书人,九成是朱圣一脉的,剩下的一成,完完全全属于那种理想派,不愿意参与任何争斗的存在。 所以,文宫就代表天下读书人。 确定了自己的阵营,确定了自己的方向,那么所有事情就简单多了。 明确目的,围绕利益,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一时之间。 一道叹息之声响起了。 这一次科举,许清宵也算是明白陛下的意思了。 她并非是让自己掌控科举,而是让自己明白,现在文宫到底是什么情况,天下读书人又是什么情况。 这些东西说给自己听,自己只怕不会相信,但当自己主审科举之后,很多道理自己都会明白。 望着外面的夜色。 许清宵推开房门,独自一人静一静。 月光之下。 许清宵莫名觉得有些可笑。 天下的儒者! 竟是这般模样,说到底都是一群凡人罢了。 无非是受到天恩眷顾罢了。 朱圣一脉能形成如此规模,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儒道独一无二的眷顾,成为读书人,增加天地之间的阳力。 恰好出现了一位朱圣,成为了拉拢天下读书人的金字招牌,只怕朱圣本人也想不到,自己死后五百年,会变成这种模样。 人和,朱圣一脉都是一等一的人精啊,看似简单的手段,却完美执行。 当然这也离不开必然的自然规律。 就好像王朝一样,一旦建立王朝,再没有天灾人祸,也没有外敌的情况下,将会迅速扩张,然而就一定会衍生出贪官和清官。 这是必不可少的。 但有一点,许清宵格外的清楚。 天地之间,万物皆然遵循自然规律,阴盛阳衰,阳盛阴衰。 没有不朽的王朝,也没有永恒的存在。 当一个王朝,大部分都是贪官的时候,那么这个王朝也即将走到了末路。 而当文宫这种势力,满脑子都是围绕利益之时,那么这个势力,也即将走到了末路。 欠缺的,无非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件事。 大厦不会突然倒下,但当大厦倒下的时候,也是极快的。 朱圣一脉。 走到了末路了。 望着月色。 许清宵沉默了许久。 一直到卯时。 科举第二会考来了。 许清宵从院中走出,缓缓来到了主考地点,如昨天一般。 只是他将原本的试题收回了,取而代之,换了一个新的试题。 主考地点,参与科举的考生们,已经落座下来了。 王新志等人早早来了,许清宵是掐着时间来的。 “我等拜见许大人。” 这一刻,考生们以及其他考官纷纷朝着许清宵一拜,但周仁明这批人依旧是坐在那里,连站都不站起来。 他们似乎觉得自己昨日让许清宵吃瘪了,所以今日比昨日更加莫名嚣张起来了。 许清宵连看都没有看他们一眼。 只是点了点头,将试题交给王新志。 紧接着回到自己的主考官位上。 拿到试题。 王新志也没看,而是看向众考生道。 “科举开始,众考生准备。” 说完此话后,众人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而王新志也来到钟旁,让人敲钟过后,便缓缓展开手中白纸。 只是下一刻。 当王新志看到试题之后,脸色一变。 王新志将目光看向许清宵。 然而许清宵神色无比平静,一时之间,王新志叹了口气,随后缓缓开口道。 “大魏王朝,武昌二年,科举第二试题。” “文宫之害。” 王新志几乎是硬着头皮将试题说出。 刹那间,随着试题说出之后,所有考官脸色瞬间大变,而这些学生们也在一瞬间哗然一片了。 尤其是周仁明等人,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 他们昨日才道出朱圣一脉的好,讽刺许清宵不尊圣人,结果许清宵今日的试题,几乎是将朱圣踩在脚下。 实际上,许清宵的试题,针对的是文宫,但在他们眼中,许清宵就是在针对圣人。 “许清宵,你如此蔑我圣人,你当真大胆。” 周仁明体内的血,直接涌上脑袋,他大声怒吼,指责许清宵这般行为。 怒声极大。 主考台上。 许清宵眼神没有任何怒意,只是缓缓开口道。 “考场喧闹,逐出去,剥夺功名,三年内不得再考。” 许清宵声音很平静。 周仁明这种人,许清宵压根就不想对付,连七品都没有,在这里叫嚣。 如若自己不是主考官,他周仁明下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