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
大魏读书人 > 第一百八十九章:女帝婚事!臣认为,许守仁不错!蓬儒毒计!
第一百八十九章:女帝婚事!臣认为,许守仁不错!蓬儒毒计!(3/6)
“大魏百姓,十六岁至三十五岁,皆可入伍从军,只需要操练三年,强身健体,懂得布兵阵等简单行兵操作即可。” “三年制后,如若愿意留下,便是五年制,再待两年,如若愿意可晋升为十年制,提升军中职位,指点与教导新兵。” “十年期限满后,取之三成,可给予终身制,入兵部,授军职。” “其余七成可前往大魏各地县衙,或自求生路,所以三代从军,是需要删选,而不是想当就当。” 许清宵将兵制计划说出。 一口气增兵肯定是有所压力的,但养兵才是许清宵的目的。 养兵的好处,就是在关键时刻,大魏真正宣战时,可以在短暂时间内,全民皆兵。 这是大魏走到最后一步的底牌。 如此的话,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还真不敢乱跳。 随着许清宵这么一解释,众人稍稍松了口气,这样的话,还真没什么问题。 虽然还是增加了成本,但至少后期成本没有增加太多。 毕竟许清宵这个当兵条件一说出去,有多少人要来当兵啊,自己没有进步的希望,但后代说不准啊。 得到认可后,许清宵将目光看向工部尚书李彦龙道。 “扩军,增兵,只是最简单的手段,真正的手段,在于工部。” “兵工结合,才是真正的王道,周尚书,李尚书,我打算单独设立兵工营出来,从聚贤馆中,招揽人才,研发可以以一敌百的战争兵器。” “当然,此物目前只是一个想法,具体许某会带来图纸,这个先不说。” “兵工营,是工部围绕将士们打造更强的兵器,更坚固的护甲,并且研发更强的攻城器,守城器,甚至包括大型运粮器这种东西。” “这是大魏兵部的真正发展,也是大魏工部的核心发展之一,工部一半的精力,围绕兵部,剩余一半,则建天工阁,吸纳各地人才,研究工器。” “兵部战器,民生耕器,只要是可以便捷于百姓,有利于大魏,若研制而出,赏高官厚禄,且大魏会以天价银两购买其物,至少万两白银起步。” 许清宵出声。 以吏部为主,设立聚贤馆。 而后兵部强国,工部研发战争兵器,再设立天工阁,说直接一点,就是搞发明出来,什么都可以发明出来,只要是能方便百姓的东西。 这种东西,前期可能会搞出一大堆稀奇古怪的东西,没有什么作用,但重要的是可以启发别人,可能做出一个轮子,就有人想到把四轮车给做出来。 虽然有点夸张,但任何东西,其实都是在进化,随着时间进化而出的。 当百姓觉得走路很累,就会有人发明代步工具,从最开始的自行车再到后面的四轮车,靠的不仅仅是科技,最主要的还是想象力。 如果不去培养一批这样的人,那么大魏想要真正走向半工业时代有多难? 光靠自己一个人? 还是洗洗睡吧。 许清宵的想法,可不是一统中州这么简单,他要大魏的铁骑,横扫天下。 突邪铁骑?马上的王? 初元王朝?易守难攻? 仙道佛门?剑仙佛陀? 当一架架战争杀器出现时,一切都会变得非常美好。 而想要做到这个程度,大魏就必须要发展起来,需要无比雄厚的生产力,而这个生产力,光靠人力去耕种,是没有用的。 种子,环境,水源,工具,四者缺一不可,少一样都撑不起一个大魏王朝。 当然如果说大魏王朝就是单纯的想要,重回鼎盛时期,那就当许清宵没说。 “以吏选才,兵部强国,工部辅佐,天工造物。” “老夫总算明白守仁你的意思了。” “不过,我们刑部,户部,还有礼部做什么啊?” 张靖这次算是彻底明白许清宵的意思了,可忽然之间,他发现自己刑部和户部还有礼部,似乎.......没什么作用啊。 “张尚书,刑部加强人手,扫黑除恶,提高大魏民意,自陛下登基后,大魏时常传来妖魔之事,但许某认为,妖魔固有,但还不敢出来作恶。” “大多数都是人为之,必须要除恶干净,从乡镇开始,一旦发现,严惩不误,建立刑部监员,特派各府各县,走进百姓,巡查缉拿。” “如若有官员庇护,罪加一等,斩首示众。” 许清宵认真说道。 大魏现在需要改革,而改革最好的办法,就是为百姓除恶,一旦除恶,百姓才能真正无忧无虑的去建设家园。 刑部的作用就是这个,稳定王朝安定,加强民意,以及大魏王朝的公信力。 这一点,只能靠刑部来。 听到此话,张靖点了点头,他看得出来,许清宵极其认真,是打算大干一场了。 末了,许清宵继续开口道。 “还有谣言之事,尤其是读书人这一块,往后若是还有什么风言风语,无论是对大魏王朝还是对某个人,只要造成一定影响,便要审查。” “如若事情属实,由官方贴公告处置。” “如若情况不属实,造谣者给予惩罚,如若有读书人造谣生事,革去功名,终生不录用为官。” 许清宵这句话一说,众人顿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 这是要针对大魏的读书人啊。 但对于这个,众人没有半点异议,纷纷同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